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學校舉辦2025年新入職教職工培訓

11月19日-20日,學校2025年新入職教職工培訓在良鄉、阜成路兩校區舉行。學校黨委書記沈千帆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出席結業儀式并講話,學校黨委副書記李中奇作專題報告。黨政辦公室、黨委統戰部、黨委宣傳部、教務處、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學科建設辦公室)、科學研究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人事處(黨委教師工作部)、計劃財務處、國有資產管理處、保衛處(黨委保衛工作部)等部門負責人及各單位新入職教職工參加培訓。會議由黨委常委、副校長徐丹丹主持。

徐丹丹在主持會議時指出,青年教師是學校師資隊伍的生力軍,是未來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健全教師發展體系,以多項培養工程促進青年教師全面發展。此次培訓通過思想引領、政策解讀、觀摩實踐等模塊,幫助新教師融入學校的教育體系,勝任崗位角色,明確崗位職責,筑牢職業發展根基,期待新教師發揮專業優勢、加強協作,為學校發展賦能,在推進工商一體化和奮進“雙一流”建設中貢獻力量。

沈千帆首先代表學校對新教師以“工商人”身份加入致以熱烈歡迎。他指出,學校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位,為教職工提供干事創業的優質平臺與良好生態,在工作生活上秉持以人為本理念,為教職工安心從教、潛心育人提供保障。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時代要求,他對新教師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筑牢政治忠誠,把準育人方向,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二是錘煉過硬本領,服務發展需求,聚焦科研前沿,對接國家戰略與首都發展,在產學研融合中成就事業;三是恪守師德規范,涵養高尚人格,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最后,他鼓勵新教師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和學校建設大局,為學校 “雙一流” 建設、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及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沈千帆代表學校為新教職工贈送《習近平總書記教育論述講義》理論書籍。

11月20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李中奇以“使命在肩,師道傳承,以教育家精神鍛造高尚師德”為題作專題報告,進一步引導新教職工堅守教育初心、恪守職業操守。他提出,一要讓教師立足教育強國建設的時代背景,緊扣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根本任務,將個人職業追求融入國家教育事業,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同時創新師德建設路徑,以擔當譜寫師德新篇;二要構建教育引導、制度約束、考核評價等機制,推動師德規范內化為教師職業自覺;三要堅守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將師德修養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營造良好校園氛圍,以實踐滋養師德沃土,助力教師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報告環節,在高麗華領誓下,全體起立,進行了莊嚴的師德宣誓: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遵守教育法律法規,履行教書育人職責,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為教育發展、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努力奮斗!

  

  

  

  

  

 

 

11月19日—20日,2025年度新入職教職工培訓班持續進行。科學研究院人文社科處處長孫永波、黨委宣傳部部長倪國華、黨委統戰部部長武晶晶、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高麗華、黨政辦公室兼保密辦公室主任王曉華、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張倩、計劃財務處處長呂素香、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賀冬萌、科學研究院自然科學處處長錢立軍、教務處副處長蓋曉慶、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楊立功、招標與采購辦公室主任李衛宏、保衛處處長、黨委保衛工作部部長呂良,先后圍繞“科研管理制度解析”“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與輿情應對”“民族宗教”“錨定‘雙一流’持之以恒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筑牢保密防線、護航校園安全”“深融互促優結構、賦能發展雙提升”“財務政策服務”“國際交流合作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精益求精,萬無一失,促進學校教學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國有資產管理”“采購業務”“筑牢安全防線、共建平安校園”等政策通識開展授課,為新教職工筑牢思想根基、明晰工作規范,內容兼具指導性與實操性。

結業儀式上,郭建華作總結講話。他肯定了本次培訓的成效,介紹學?!肮?商”基因以及“工商一體化”辦學理念與發展成就,結合時代背景和學?!半p一流”學科創建目標,他提出三點希望,一要堅守教育初心,厚植家國情懷,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踐行者;二要錘煉教學本領,深耕科研創新,做“工商融合”的實干擔當者;三要融入學校發展,凝聚奮進合力,做學校事業的積極建設者。最后,他希望新教師攜手并肩,深耕“工商一體化”的肥沃土壤,勇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共同書寫“教育強國,北工商何為”的時代答卷。

郭建華為新教職工代表頒發結業證書。

   

新教職工參觀校史館、數字未來中心,直觀感受學校歷史文化以及在學校數字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

此次培訓為新入職教職工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有效幫助新教工厘清工作思路、凝聚發展共識,把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個人成長融入學校發展大局,在教學、科研、管理等崗位上履職盡責、奮勇爭先,將培訓成果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