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上午,北京工商大學本科教育教學大討論總結大會在良鄉主校區召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張耀天,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李驚濤出席。大會設置學校主會場和各單位分會場,學校全體校領導、全體中層干部、校級督導代表在主會場參會,全體教職工和學生代表在各單位分會場線上參會。會議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徐丹丹主持。
錨定首都戰略定位 打造教育改革新標桿

張耀天在講話中充分肯定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大討論取得的顯著成效,并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對學校服務國家、首都、區域發展提出四點期望:一是以全會精神為根本遵循,準確把握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方向。學校要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工商一體化”理念為核心,持續推動跨學科培養、跨界協同育人以及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質量文化引領教育教學改革,精準對接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需求,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二是立足人才培養供需適配,構建特色學科專業體系。學校要緊扣產業需求導向,結合學校學科基礎,打造一批支撐產業升級的優勢學科群,形成跨界融合的學科生態,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匹配度。三是聚焦能力塑造,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要大膽探索“跨學科、項目制、實戰化、協同式”的育人模式改革,探索“前沿+經典”“課程+競賽”“科技+人文”“課堂+現場”的教學模式變革,形成集交叉、前沿、應用與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四是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探索未來教育新形態。學校要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在學科大模型、AI融合課程、師生AI素養提升、專業結構與內涵升級、教材形態及應用模式革新等多元場景中的智能應用,積極探索適應未來發展的教育教學、學校治理等育人新場景,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學校發展的系統性躍升。
深化“工商一體”改革 構建自主培養新體系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華以“以教育強國為目標 以工商一體化引領 加快推進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建設”為題,全面系統總結大討論成果,分析闡釋了學校未來改革的發展方向。他指出,本科教育教學大討論是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再解放,是學校面向未來的一次戰略性、自主性、全校性的大思考、大論證、大行動,更是學校奮進“雙一流”、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一項重要舉措。圍繞復合型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郭建華提出五大重點任務:第一,要深刻把握“工商一體化”的核心要義,深化“工商一體化”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建設。通過深化理念引領、深化體系重塑、深化機制創新,培養具有北工商特色的兼具“硬科技能力”與“軟商業思維”的復合創新型人才。第二,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供需適配機制,構建面向未來的學科專業布局。完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建立行業需求快速響應機制,以數據驅動為牽引,以協同育人為核心,以高質量就業為導向,系統推進人才培養的供需對接。第三,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質量培養體系。推進課程體系的數字化重構,強化一流教材、一流課程、一流教學團隊建設,全面強化教師教學創新激勵機制,以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為方向,推動課堂改革全面提質增效。第四,深化教育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教學新生態。推進數字課程建設,完善課程資源共享平臺,打造“全鏈條、全場景”智慧學習空間,堅定不移推動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加快建設應用驅動、標準引領、場景全面覆蓋的智慧教育體系。第五,完善組織保障機制,確保改革落地生根。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同,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清單管理制度,確保改革持續推進、形成閉環,全面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為教育強國建設和新時代首都發展貢獻北工商力量。
凝聚改革共識 激發育人新動能

教務處處長王魯娜作本科教育教學大討論總結報告。大討論期間,全校圍繞十大主題共開展大討論200余場,形成10個專題報告、27個示范案例及10個“AI+教育教學”應用場景典型案例,這些豐碩討論成果全面總結了學校在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經驗做法,為學校未來發展指明了清晰方向。學校將堅持“工商一體化”育人理念,通過統籌規劃引領、專業結構重塑、課程體系貫通、項目平臺驅動、數智創新賦能等舉措,搭建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主框架”,加快構建與“工商一體化”發展理念和“雙一流”創建目標相適應的高水平人才培養新體系,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北工商之路”。



在經驗交流環節,6家單位負責人依次上臺分享大討論成果。學生處以“六位一體”學風建設體系為核心,介紹提升本科生學業質量的實踐路徑;商學院聚焦數字商科人才培養,分享“AI+商科實踐”課程模式創新;食品與健康學院結合“雙一流”創建,闡述食品類人才“雙鏈融通、科賽共融”培養機制;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展示人工智能賦能本科教學的課程群建設與實訓平臺搭建成果;馬克思主義學院分享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教學設計與案例開發成果;數字書院介紹拔尖人才“導師團+科研攻關”培養模式。這些單位分享的成果,為全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會議還對入選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團隊以及本年度校級教學名師、教學標兵進行了表彰。徐丹丹宣讀獲獎名單,沈千帆、郭建華為獲獎代表頒發證書,并勉勵全體教師以獲獎代表為榜樣,秉持潛心教書育人、勇于改革創新的精神,全力推動人才培養質量再上新臺階,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堅守育人初心 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校黨委書記沈千帆作總結講話,從戰略高度闡釋大討論的深遠意義。他指出,本次大討論是學校主動對標國家戰略、謀劃長遠發展的重要行動,全校上下必須深刻認識到:堅持以本為本,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戰略根基;聚焦發展特色,是破解復合創新人才培養難題的關鍵;深化改革創新,是高質量育人體系建設的重要路徑。圍繞大討論成果轉化,他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思想鑄魂,夯實立德樹人“主根基”。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完善質量文化閉環管理,筑牢立德樹人思想根基,確保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二是特色引領,打造服務國家“主力軍”。落實“工商一體化”理念,推動工科思維與商科邏輯融合,系統優化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構建完善“招生—培養—就業”全鏈條聯動,增強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全面實施“AI+教育教學”行動計劃,積極探索數字人授課、場景化教學等智慧教學新形態,以技術賦能教育創新與質量提升。三是改革賦能,筑牢高質量發展“強支撐”。深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師發展工程,持續加大本科教育資源投入,強化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充分激發學校辦學的內生動力,全面提升學校整體辦學實力與核心競爭力。

此次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學校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邁入新階段。學校將以“工商一體化”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為關鍵驅動、以質量文化建設為堅實保障,凝聚全校師生的智慧與力量,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加快構建復合型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新體系,為服務國家戰略、支撐首都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書寫更加輝煌的北工商篇章。
來源:教務處
編輯:吳慧中
審核:盧強
審定:王遠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