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學校舉辦“工商一體化”背景下2025年新晉研究生導師培訓會暨研究生工作聯席會

為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根本職責,助力研究生導師深刻領悟“工商一體化”的核心內涵與時代價值,學校于11月12日至13日在主校區舉辦2025年新晉研究生導師培訓會暨研究生工作聯席會。校長郭建華、黨委副書記李中奇出席會議并講話,各研究生培養單位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長、副書記、教秘、輔導員及2024-2025年新晉研究生指導教師等130余人參會,會議由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郭新愿主持。

會上,郭建華向新晉研究生導師表示祝賀,并指出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肩負著培育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要恪守師道、以身垂范,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他闡釋了“工商一體化”發展理念,表示北京工商大學的“工商”不是一個詞,而是兩個獨立的字,承載著北京輕工業學院和北京商學院的基因印記與歷史榮耀。“工”與“商”不能孤立存在和發展,要以“技術賦能商業創新、商業驅動技術進步、數智助力供需適配”打破學科壁壘、深度融通,這是基于歷史積淀、又順應時代要求的學校特色發展之路。他圍繞導師履職提出四點要求:一是以德立身。要將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首位,以言傳身教引導學生扣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要將學術規范教育貫穿研究生培養始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術觀。二是以學立業。緊跟人工智能發展趨勢,主動學習新技術以打破傳統教學局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三是以愛育人,踐行“供需適配”理念,結合學生個性特點、職業志向及社會需求與自身專長,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避免照搬固有模式。四是以創爭先。要堅持以“工商一體化”發展理念為引領,擁抱數字化變革,將AI融入教育科研,積極參與跨學科合作,依托學校發展戰略在細分領域打造特色優勢。郭建華勉勵新晉導師要在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時帶領學生站穩學術立場、提升專業素養,于育人與科研雙重實踐中把握機遇、實現價值,為學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與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專題報告環節,天津大學胡清華教授以《數智賦能大學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為題,圍繞AI賦能大學人才培養,從AI驅動的科研范式、交叉學科問題生成、大模型輔助的論文與項目、學位論文撰寫與評審、科研管理建議等內容展開,為優化培養模式、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了重要參考。北京教育學院曹新美教授以《做好職業規劃 為幸福投入心理資本》為題,結合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與育人工作需求展開指導,明確健康需兼顧生理、心理與社會行為狀態,分享幸福五要素模型與六大幸福策略,建議導師兼顧自身身心健康與學生引導,尤其關注 “工商一體化” 培養中研究生的跨學科適應壓力,以健康心態賦能導學工作。

  

政策解讀階段,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張倩以《深化導輔協同,攜手相向同行——我們如何“組隊”實現研究生培養1+1>2》為題進行匯報交流,她提出明確研究生導師與輔導員的“育人合伙人”定位,校院兩級應通過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明確協作分工、共創育人場域等路徑攜手同行,共同為研究生成長成才減壓、賦能、增效,切實以“工商一體化”發展理念引領研究生高質量人才培養,助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研究生院副院長申現寶介紹了學校研究生培養、導師管理和學位制度體系,幫助新晉導師快速熟悉工作規范,明確底線要求。

李中奇在總結講話中強調導學團隊“如家庭般緊密”的情感聯結與育人價值,明確導師兼具科研工作者與教育者雙重身份。圍繞“做好導師、經營導學團隊”提出三點核心要求:一是情懷要更深一點,立足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體” 協同發展需求,將個人工作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二是標準要更高一點,不僅要完成工作任務,更要在做人做事上樹立標桿,以高標準引領學生成長;三是底線要更牢一點,警惕導學關系異化風險,嚴守黨紀法規與學術誠信,堅決杜絕各類違法違紀、違規失德行為。最后他指出,導師作為導學團隊的“矛盾主要方面”,其引領作用直接決定團隊價值實現,唯有以高尚師德師風凝聚團隊、在教學相長中構建“小家庭”式紐帶,才能持續發揮育人效能,為學校深化“工商一體化”人才培養、國家輸送拔尖創新人才筑牢根基。

11月13日上午,參會人員跨學科領域分為五個小組,在綜合南樓、經濟學院北樓、輕工食品樓等會場,圍繞“工商一體化”育人難題展開研討。

  

  

  

此次培訓會以“工商一體化”理念為核心紐帶,通過專家授課、政策解讀、分組研討等多種形式,為新晉研究生導師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明晰了導師職責使命,夯實了育人工作基礎。未來,學校將持續完善“工商一體化”導師培訓機制,豐富交叉學科教學資源,推動導師隊伍成為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力量,為國家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輸送更多“懂技術、善經營、有擔當”的拔尖人才。

作者:陳陽慧

編輯:吳慧中

審核:申現寶 張倩

審定:郭新愿 王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