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基本介紹
北京工商大學電子商務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最早于1998年國內率先開設《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早在2002年教育部批準設了立本專業,2021年至今連續4年專業排名A。

專業立足首都建設需要,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適應數智時代和新興商務模式的發展,融合信息科學、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等多個學科專業知識的復合性、應用型專業。辦學模式上先后探索了三類合作辦學,包括中外合作辦學、雙培計劃、“雙高計劃”培養等多種模式。專業充分發揮新一代數智技術的引領作用,瞄準前沿科技產業風向,形成面向“數字商務產品創新設計”、“社會化數智媒體營銷”以及“可信電子商務技術及平臺開發”三個特色方向為主推進個性化的人才培養。
二、專業師資力量
專業多年來致力于打造一支與數智化、國際化商務特色契合的高質量師資團隊,由專任教師24人組成,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教師均有國外留學、進修或國際合作經歷。教師團隊中有北京學者1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北京市高創計劃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2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入選3人,北京市精品課程負責人1人,企業創新創業導師1人,國家職業技能培訓專家2人。出版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專業著作近30余部。近3年,專業教師團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課題等橫、縱課題20余項,在知名國際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20余篇。
三、專業建設舉措
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復合性人才,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元、開放和包容的學習環境,助力學生在知識獲取、技能提升和個性發展方面全方位進展。具體舉措體現在如下方面:
舉措1:雙導師制,科學指導學生學業規劃
通過新生導師制科研啟蒙、雙導協同育人導師制為學生開展定期指導,采用專題調研、科研啟蒙、大創項目等形式,鼓勵學生參加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承擔相關工作,及早的對學生進行科研啟蒙以及興趣的培養,引導學生做好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指導學生孵化高水平論文、專利、軟件著作權等成果。
舉措2:以賽促學,構建教-賽-研-學協同機制
構建教學、比賽、科研相互促進協同機制,教師將科研素材和成果融入教學,持續更新教材與課程內容,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并積極參加“大創”、“三創”、“挑戰杯”、大數據競賽等競賽活動,努力培育“大創”、“三創”、“挑戰杯”等優秀作品,學生在“三創”賽、Mathorcup高校數學建模挑戰賽(大數據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助推獲獎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學生升學讀研和發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等。
舉措3:產教融合,創新實踐教學
優化校內外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積極推動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并與用友、京東等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開展企業調研、案例分析、行業講座和實習實訓等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在《創新創業教育》等課程中設置企業家進課堂等課程,讓學生在實際案例和經驗分享中深度學習。

舉措4:多校聯合,人才有序分類培養
入選北京市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和北京市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項目,聯合北京郵電大學開展雙培計劃,與“雙高計劃”高校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開展貫通培養項目,分別建設虛擬教研室,優化課程設置,有序分類推進復合型人才培養和應用型人才培養。
舉措5:跨文化融合辦學,強化國際化
鼓勵與支持教師境外訪學、學生國際交換培養、國際課題合作、招收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與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英國樸茨茅斯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等海外合作院校開展“2+2”、“3+1”合作辦學項目等多種形式,開放共建、合作共享,深化專業的國際化建設,提升專業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專業建設成效
本專業秉持“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堅持“以本為本”的建設原則,面向數智化企業的人才需求,持續深化專業綜合改革,以交叉融合為特色,著力培養以商務數據分析能力為核心、“數智商務”為特色、心系家國情懷的新型數智化卓越電商人才。
1,立德樹人方面
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專業在立德樹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主要體現在全面落實和推進雙導師制與課程思政建設兩方面。入學本科生通過實施調研、匹配導師和定期輔導三大環節,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價值觀引導、職業規劃和學業指導,助力他們在知識儲備、品德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適應社會需求并全面發展。同時,在課程思政建設理念貫穿到每個課程中,《互聯網營銷》通過電商企業運營虛擬仿真實驗操作案例分析,結合思政要素進行案例分析,將營銷理論與大數據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深刻的營銷理論和社會責任教育。《數字化運營》課程邀請企業技術人才來給學生講解前沿企業的數字化運營,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字化觀念和職業觀提供支持。

2,人才培養方面
以賽促學,助力人才培養,積極探索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鼓勵和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科競賽,在學科競賽和科研項目中理論聯系實際,提升應用實踐能力和深度分析能力。近年來,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累計省部級以上獲獎40余人次,并與教師共同發表學術論文。畢業生在升學和就業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成功進入國內外知名高校繼續深造,或在知名電商企業、金融機構和國有公司找到理想崗位,充分展示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成效



根據近三年的就業數據統計,專業保持較高的就業率,畢業生平均年薪13萬元,最高達21萬元。平均每年約有35%的學生成功考取國內外知名院校研究生,如昆士蘭大學、格拉斯哥大學、赫瑞-瓦特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其中本校就讀研究生畢業升學到香港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攻讀博士學位;大部分學生就業于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如京東、美團、小米等),以及知名銀行企業和國企(如中國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電科、中鐵等),以及考取公務員(如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北京市通州區人社局等)。同時,有少數同學走在互聯網創業的道路上(如北京樹匠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建立數字核桃樹一體化平臺、區塊鏈數字技術盤活核桃資源價值)。
3,專業建設方面
積極推進專業建設,主辦系列前沿學術論壇:專業積極推進人才引進、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實現了專業培養課程思政全覆蓋。《計算機網絡》等2門課程獲得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一等獎及最美課堂稱號;建設《數據挖掘與商務智能》等6門課程思政重點建設課程;《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獲北京市高校優質本科課程(重點項目),《管理科學研究模型與方法》獲得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互聯網商業模式》和《運籌學》入選高等學校電子商務類課程教學與研究中心優秀課程思政示范課。
主辦消費大數據智能決策等學術論壇、連續開展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交叉學術論壇十余期,邀請業內國家級人才分享領域前沿研究熱點和研究方法

主辦消費大數據與智能決策等系列學術論壇、管理科學與工程交叉學術論壇系列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