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公布了2025年首都高校師生服務鄉村振興行動計劃成果評審結果。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近期組織專家對100支立項團隊進行成果評審,共評選出一等獎10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30項、優秀獎40項。我校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的《AI“慧眼”識鳥蹤——河湖濕地生態智能守護者》項目憑借其前瞻性的技術應用和顯著的生態效益,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食品與健康學院的《金穗銀康——特色糧果蔬功能性開發助力鄉村老年精準營養與健康管理能力提升行動》項目也因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優秀獎。

一等獎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AI“慧眼”識鳥蹤——河湖濕地生態智能守護者

項目構建了北京市河湖濕地鳥類AI智能監測平臺,以智能化手段助力首都生態文明建設與紅色文化傳承,推動監測成果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實際應用,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項目負責人:段馨鑫
指導教師:趙峙堯、欒雨佳、孫英明
團隊成員:段馨鑫、王浩哲、張碩、徐夢瑤、周東岳、王鼎、王可欣、綦麟、付崢、王世佳、劉若愚、高陽
優秀獎
食品與健康學院
金穗銀康——特色糧果蔬功能性開發助力
鄉村老年精準營養與健康管理能力提升行動

項目致力于解決鄉村特色農產品價值提升與老年群體精準營養改善的雙重需求,通過健康產品研發與加工技術升級,推動銀齡健康管理與農業產業增值。
項目負責人:侯塞雅
指導教師:李赫、李健
團隊成員:侯塞雅、劉婉璐、胡靜函、張俏麗、王曼群、趙琳、葉欣楠、姚圣泓、李婉茹、張子佳、史曉朋、疏喆亮、羅新婷、孫雯、王藝霖
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服務首都發展需求,堅持“工商一體化”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積極搭建平臺,鼓勵師生將專業知識與技術創新融入鄉村振興的廣闊實踐。這不僅是一次科研成果的轉化,更是一場青春與鄉土的“雙向奔赴”。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校地融合、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持續拓寬師生服務鄉村的路徑與平臺,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更多“高校智慧”與“青春答卷”,為鄉村振興和首都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北工商力量。
來源:校團委
編輯:曹薇
審核:王遠芳
審定:單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