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校園招聘會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200家中小企業匯聚該校,搭建起人才招聘大市場。
據悉,此次人才大市場創造了該校開拓就業市場的多個“之最”:第一次以中小企業為主,參會企業近200家,一次提供崗位3700多個,規模為該校歷史之最;近3000名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參加面試,為該校歷屆參加招聘會人數之最。一場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就業大市場和多個“之最”聯系在一起,從一個側面說明,學校和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正在悄悄改變。截至目前,北京工商大學已成功獨立舉辦6場大型校園招聘會,共有600多家用人單位到學校招聘,提供就業崗位總數達10000個以上,每個學生平均約有3個崗位可以選擇。
北京工商大學是一所北京市屬高校,以招收北京地區學生為主,北京生源高達70%,如何幫助京籍畢業生就業成為北京工商大學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首先考慮的問題。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盧思鋒表示:“我們在積極倡導學生勇于面向基層就業,到生產第一線去鍛煉成長,到經濟生活最直接和最活躍的地方去發揮作用的同時,還要做家長的大量工作。”
據了解,除舉辦招聘會外,北京工商大學還為畢業生就業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針對貧困生的就業工作,該校專門設立了貧困生就業基金,從經濟上資助大約百名貧困生就業,另外積極幫助他們獲得就業崗位,解除其就業壓力。北京工商大學還著力幫助畢業生認識自我、規劃人生,縮短畢業生由“學校人”向“社會人”的轉變期,適應用人單位選聘畢業生的基本需要。
從今年年初開始,北京工商大學就把畢業生就業工作列為學校全局性工作之一,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學校就業工作機構是主要責任單位。此外還特別強調要發揮院系和專業課教師的積極性,進一步明確院系的責任,明確要求教師教書育人,積極關心和幫助學生就業。同時還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廣大教職工利用自己在專業和學術領域內的影響,關心學生就業和成功推薦學生就業。
《科學時報》 4月7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