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濤:湖北天門市人,中共黨員,經濟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57年出生,1975年上山下鄉,1978年回城到湖北天門市養雞場工作,1980年進入機關工作,1986年研究生涯開始,第一篇科研文章在報刊正式發表,1993年成為全國高級經濟師,隨后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入學考試,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到北京工商大學工作至今。
與時俱進的經濟研究
洪濤教授從事經濟研究多年,研究成果仍然十分領先。他經常奔走于各地,參加研討會,與企業交流。洪濤教授自己主辦的研討會就有三十多場,著書十余部并多次獲獎。他一直強調:“身為研究者應該深入社會,時刻關注社會的變化,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找突破,只有這樣才能做好研究。”在研究上,洪濤教授不求華麗,追求實戰,求真務實,尊重他人。正是因為作風嚴謹,他曾多次應邀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評委。
學生身邊的良師益友
洪濤教授最初并不是從事研究工作,而是在行政機關做基層教育。1996年博士畢業后,他經原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現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推薦到北京商學院任教。之后,洪教授就深深地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并且很喜歡和自己的學生在一起。他說,這樣會讓他感到年輕、充滿活力。
因為工作十分繁忙,洪濤教授幾乎沒有娛樂時間,但他說:“我不刻意追求鍛煉,但學校社會的活動都積極參加,尤其是學生們的活動。”洪教授回憶起他和學生之間的一件小事:一天他心情很郁悶,但當他走進教室時,兩周未見的學生們全部起立鼓掌,歡迎他來講課。他心中感動不已,郁悶一下子煙消云散。此后,如果很久見不到自己的學生,洪教授就會打趣地說道:“我想死你們啦!”現在他每星期都要與學生見面交流,支持學生活動。除此之外,他還免費為學生演講、推薦學生去國外留學等等,盡力幫助學生。
注重個性的教育理念
自洪濤教授在我校任教以來,他就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給學生帶來什么?”他認為用行動回答好這個問題是一名高校教師的責任。洪濤教授指出:對于本科生,我們應該教給學生新的知識以及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后既具備完整豐富的專業知識,又兼有繼續學習研究的能力,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大有幫助的;對研究生的要求則更進一步,要求他們力爭在某一小的領域里成為專家,也就是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稀缺性人才,以適應社會細致分工的發展需要。
作為對北工商莘莘學子的期望,洪濤教授建議大家專注于自己的學業,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切勿浪費掉自己寶貴的時間。洪教授相信,這樣做是對未來的一個很好的投資。
洪濤教授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位來自海外的朋友特意送給他一句話:“師石——實心實意,無章無華,端莊穩重,我之師也。”這句話被洪濤教授奉為教師生涯中的座右銘。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學問,真心誠意地關懷學生。正因有我們身邊有這樣的良師益友,才有今天滿園桃李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