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北工商-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雙邊論壇在北京工商大學良鄉主校區舉辦。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寇紅江,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魏楚教授、副院長陳占明教授、呂媛、孫津韜、栗雅欣,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詹新宇教授、副院長許敬軒教授,學校人文社科處副處長岳鵬鵬副教授,經濟學院金融系王愛萍副教授,經濟系韓璇、張凡,保險系張寓副教授,貿易經濟系教師王漫玉和學院20余位研究生參加此次論壇交流活動。

寇紅江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對魏楚院長一行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舉辦雙邊論壇是兩院落實校際合作協議的重要舉措,合作雙方秉持“平等自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原則,充分發揮部屬頭部高校對市屬高校的引領帶動、幫助支持作用,在多領域實現協同效應。他回顧了兩院定期舉辦論壇、培育優秀師資等已經扎實開展的各項務實合作。他希望兩院未來在共同舉辦全國高水平學術會議、聯合開展智庫研究、共建大型微觀數據庫、共同組織大型田野調查等方面,不斷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魏楚感謝北京工商大學的精心組織,高度肯定了北京工商大學應用經濟學科實力不斷提升和濃厚的學術氛圍,重點介紹了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圍繞構建自主人才培養體系和自主知識體系所開展的系列工作。希望未來與我校經濟學院在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師發展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并誠摯歡迎北工商優秀學子赴人民大學深造。在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環節,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占明教授主持第一單元的學術交流。

詹新宇院長報告了我校經濟學院的學科建設情況,從學科群建設、育人質量、師資匯聚、學術研究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匯報了學院的各項舉措與成效。他希望以此為契機,促進青年教師更快成長,拓展優秀師資來源,為碩博學生提供更多赴頭部頂尖高校學習的機會,并推進雙方學科團隊開展聯合調研和深度合作研究。

在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環節,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占明教授主持第一單元的學術交流。

人民大學呂媛老師報告了論文“Asymmetric Pass-Through and Competition”,該文以希臘2010年三次消費稅上升和2012年一次消費稅下調為外生成本沖擊,選取37個具有獨立市場特征的希臘島嶼為研究場景,通過雙重差分法等方法,探究零售汽油市場的非對稱價格傳導現象及競爭的影響。結果發現:零售價格對消費稅上升的傳導更快,對消費稅下調的傳導更慢;競爭加劇了稅收上升時的價格傳遞,但對稅收下降時的傳遞沒有影響;消費者搜索行為是這一現象的關鍵驅動機制,而非共謀。王愛萍老師進行了點評,她建議系統地將結果與現有理論進行對話,說明本文在何種程度上推進了搜索成本這一理論機制的解釋,并明確競爭的度量。

北京工商大學韓璇老師報告了論文《人工智能應用與企業人力資本結構升級——基于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實證檢驗》,該文以人工智能試驗區為準自然實驗,應用異質性穩健的事件研究法探討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設立對企業人力資本結構的影響,發現試驗區的設立通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創新兩條渠道,顯著擴張了與人工智能技術互補的技能勞動者崗位。孫津韜老師進行了點評,他建議增加討論技能勞動力增量的供給機制分析,并探討技能勞動力的來源。

人民大學栗雅欣老師報告了論文“Licensing for Ecosystems”,研究圍繞生態系統專利許可定價展開,以華為向日本中小企業收專利費、高通跨領域布局等作為案例,指出當一項專利涉及多個互補產品時,壟斷性的生態系統定價可能比零定價帶來更高的社會福利。當存在多個互補平臺時,會導致“專利費堆疊”,但這可能反常地降低某些設備的總價格。張凡老師進行了點評,他建議進一步研究專利定價策略對廠商創新策略的驅動作用,以及該創新策略進而推動廠商生態網絡發展并影響市場的反向趨勢。

在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環節,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許敬軒教授主持第二單元的學術交流。

?北京工商大學?王愛萍老師報告了論文《供應鏈金融與企業協同創新》,研究發現供應鏈金融對企業協同創新具有促進作用,進一步剖析發現企業通過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擴大外部融資規模、增強企業信任程度、提高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推動協同創新,并結合企業內部特征與外部行業特性,探究了供應鏈金融對企業協同創新影響的異質性。呂媛老師進行了點評,她建議通過選取特定行業、地區等進行樣本限制,解決鏈上協同創新數據占比低的問題,提升數據可用性。

人民大學孫津韜老師報告了論文“STEM Gender Gap in Higher Education: Demand, Supply, and Better Policies”。研究利用中國臺灣地區2003年全面的大學招生數據,探討了STEM領域的性別差距問題。研究發現,盡管女性已占大學畢業生多數,但在理工科專業中占比僅為30%。研究的主要結論是,超過一半的性別差距源于學生早期的決策——女性學生絕大多數選擇了非理工科,即沒有參加理工科專業所需的科目考試。反事實政策模擬顯示,由于決策問題,免除學費或增加女性教師比例等政策對縮小整體差距幾乎無效。韓璇老師進行了點評,她建議增加后續隊列或進行前后對比,以檢驗性別差距機制的穩定性。

北京工商大學張凡老師報告了論文“Legacy of the Empire:The Long-term Impact of the Ancient Postal System in China”。論文基于手工整理明代驛站驛道分布數據,繪制相關地圖并匹配多元歷史、地理數據,構建微觀柵格尺度獨特數據集,通過識別該系統的本地效應與溢出效應評估長期影響。研究發現,古代交通設施的長期影響依然成立,由本地效應和溢出效應共同構成,周邊區域亦能受益,其影響源于對現代交通設施形成及古代城市發展的路徑依賴,且時間趨勢穩定。栗雅欣老師進行了點評,她建議增加河流對比,以增強結論的說服力。

最后,與會人員合影留念。本次雙邊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兩校應用經濟學科的一次高水平青年學者之間的交流對話,更是雙方推進落實校際合作框架協議,深化合作共建的又一重要舉措。論壇為兩校師生搭建了定期開展學術交流互鑒的平臺,為雙方學科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活力。未來,兩院將以此為契機,持續加強交流合作,攜手在共同舉辦高水平學術會議、聯合開展智庫研究等方面不斷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師資建設等領域產出更多標志性成果,共同為應用經濟學學科發展和服務首都經濟社會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文字:左英姿
圖片:劉萃
編輯:吳慧中
審核:許敬軒
審定:詹新宇 王遠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