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我校副校長龔六堂教授牽頭承擔的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資本市場審慎監管的系統性風險監測與預警技術研究”2023年度工作進展學術交流會在京召開。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社會事業處項目主管賈國偉、干部呂昊東,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王寧研究員,工信部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數字金融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吳震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理教授、吳俊杰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韓紅桂教授,我校副校長龔六堂教授,黨委常委、副校長徐丹丹教授、項目各子課題負責人及項目骨干等4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我校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熊海濤教授主持。

徐丹丹對參會的各位專家教授表示歡迎和感謝。她指出,近年來,北京工商大學圍繞著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線,秉持著“商科做強、工科做精、工商融合、雙輪驅動”的學科建設思路,立足北京、面向全國、發揮優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三大攻堅戰之首,開展資本市場系統性風險監測和預警技術相關研究,對我國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社會事業處項目主管賈國偉對項目管理機制建立、實施方案細化、科技成果應用示范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希望項目承擔單位積極推進專項研究工作,確保專項任務目標實現。同時也希望項目組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并以成果轉化應用為導向解決國家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

項目首席科學家龔六堂介紹了項目2023年度工作進展。他表示,項目實施以來,已經實現對交易、工商、輿情等場內外數據的融合分析,各類數據量均達到千萬級規模,在風險分級分類技術、監測數據質量管控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風險動態演化壓力測試與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工作初顯成果,形成學術論文多篇,申請專利多項,項目進展順利,后續根據項目計劃和專家建議,將本項目持續建設好、實施好、管理好,從而為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力爭為國家金融監管提供重要理論指導,助推數字經濟的發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吳俊杰教授進行“聯邦學習中的數據價值評估”專題匯報,介紹了聯邦學習的主要策略,以及針對優質數據商的最優激勵契約設計問題,并以基于縱向聯邦學習技術的信用評估模型為例,介紹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數據定價方法。
上海大學計算機學院李衛民教授、我校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韓忠明教授、華東師范大學軟件工程學院劉靜教授、網智天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莫倩博士,分別代表項目四個子課題,匯報了各自的2023年度工作進展,主要內容、總體執行情況及下一年度工作計劃等。與會專家對項目和各課題2023年度工作進展逐一進行討論。
與會專家認為,在項目執行的一年中,各課題已基本完成場內外數據搜集整理并進行融合分析,風險源識別、風險路徑研判、風險源重要性度量等各項工作有序展開,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同時,針對項目和各子課題的2023年度工作進展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12月9日下午,我校經濟學院于明哲副教授、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毛雅俊老師、上海大學于曉博士等項目骨干成員,圍繞系統性金融風險、復雜網絡博弈、時間序列復雜性研究、長短周期多尺度金融風險量化預測和預警方法等主題進行了匯報交流。
此項目的推進標志著我校在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解決重大科學問題、推進交叉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將為學校建設以“雙一流”為目標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供有力的支撐。

作者:經濟學院
編輯:吳慧中
審核:王遠芳
審定:李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