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商學院舉辦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智能財務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

10月17-18日,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智能財務分會主辦,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承辦,機械工業出版社和深圳市迪博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智能財務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在北京舉辦。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鄭文紅教授,智能財務分會會長、西安交通大學張俊瑞教授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電信、科大訊飛等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及期刊代表的120余名專家學者共同參會,圍繞數智時代財務理論創新與實踐的前沿議題展開討論。會議開幕式由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院長何玉潤教授主持。

開幕式上,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鄭文紅教授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他介紹了我校基本情況,回顧了我校與中國商業會計學會的歷史淵源,對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智能財務分會對我校學科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強調,數字經濟發展、新技術變革引發商業邏輯和商業模式發生根本性轉變,對財會提出重大變革需求,期待通過深入研討,凝聚智慧,為新時期智能財務研究建言獻策,共同推動中國財務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

中國商業會計學會智能財務分會會長、西安交通大學張俊瑞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他回顧了智能財務分會自成立以來在推動學科建設、促進學術交流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并指出,當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重塑財務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面對新機遇與新挑戰,他呼吁學術界和實務界攜手并進,不僅要關注智能工具的應用,更要深入探索“人機協同”的新型范式,夯實智能財務的理論根基,引領中國智能財務事業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在主題報告環節,科大訊飛高等研究院院長李禮以《從“工具”到“同事”:學科大模型驅動的“人智協同”財務教學新范式》為題作了主旨報告,他指出,隨著2025年通用人工智能階躍發展,大模型技術已引發全球各國高度重視,新一代人工智能要求新時代的人才技術模型。他結合科大訊飛在AI技術領域的研發成果,闡述了AI+學科大模型如何賦能一流智慧課程與科研創新,AI融入四元世界,體系化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實現了財經智慧教學新范式。

 

中央財經大學信息學院王秀利教授圍繞《數智賦能,財領未來——以大數據治理驅動財務智變》,深入分析了大數據治理在財務數字化轉型中的核心作用,他指出,理想中的智能財務是自動化、智能化、實時化、預測性與戰略性的,能夠為企業提供全面的財務洞察和決策支持。然而,現實卻存在諸多痛點,大數據治理將合規要求前置性地固化到數據標準、數據流程和系統數據中,基于大數據+AI模型,實現從內部財務風險到外部經營風險的實時、全景、預測性感知,在實現財務智能化轉變中發揮重要作用。

智能財務分會會長、西安交通大學張俊瑞教授圍繞《數據資產會計研究進展與展望》,系統闡述了數據資產會計領域的學術脈絡與發展方向。他指出,數據資產研究的緣起可追溯至數字經濟時代生產要素的變革。當前研究現狀顯示,數據資產會計已從理論探討進入實踐探索階段。然而,研究仍面臨核心問題,包括數據資產確權難、估值方法不統一、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展望未來,他認為應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數據資產會計標準體系,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完善數據資產審計流程,并通過跨學科融合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規范化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魏闖以《人工智能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為題作了主旨匯報,他指出,人工智能通過個性化推薦系統和行為預測算法,正在重構消費者的決策路徑,基于大數據的智能推薦縮短了消費者的信息搜索時間;情感計算技術的應用使AI能夠識別并響應消費者的情緒狀態,這種“認知-情感”雙重干預顯著改變了傳統消費決策模型。在企業財務策略層面,AI驅動的動態定價和需求預測系統提升了企業資源配置效率,但同時也帶來了數據隱私保護成本增加等新挑戰。他強調,生成式AI在內容創作領域的應用正催生新型顧客契合模式。

天翼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資金部財務AI中心負責人辛冠良聚焦《AI Agent實現智能業財融合》,系統闡述了AI智能體技術在推動企業業財一體化中的創新實踐。在具體應用中,AI Agent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自動解析業務合同條款,實時生成財務憑證,將傳統人工處理的48小時周期壓縮至分鐘級;同時利用機器學習算法構建動態風控模型,實現業務流與資金流的實時核驗。AI Agent通過打通ERP、CRM等12個異構系統數據,構建了覆蓋“事前預警-事中監控-事后分析”的全鏈路智能管控體系,幫助客戶企業提升月度結賬效率,提高資金周轉率。

 

智能財務分會常務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王彥超教授圍繞《數據資產入表與抵押融資問題研究》,深入探討了數據資產的范疇、確認及使用問題。他指出,數據資產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涵蓋客戶信息、交易流水等非實體性資源,其價值密度與應用場景密切相關。在確認環節,數據資產面臨權屬模糊、控制權認定等挑戰,需通過區塊鏈存證等技術明確產權歸屬。在使用方面,數據資產通過財務共享平臺實現價值挖掘。當前,數據資產入表需突破計量標準缺失、價值波動大等障礙,應采用成本法與收益法相結合的混合估值模型,并完善輔助賬簿設置,以推動數據資產科學入表與高效融資。

上述致辭環節和主題報告環節分別由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院長何玉潤教授、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朱相宇教授、中國商業會計學會秘書長黃國成主持。本次學術年會舉辦了三場圓桌論壇,分別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院長李偉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財務管理系主任鄭建明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副院長王茂林教授主持。

 

 

 

在“數智時代成果臻顯:主題熱點與范式轉變”圓桌論壇環節,《管理世界》、《會計研究》、《審計研究》、《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中國注冊會計師》等期刊專家,就數智時代財務學術研究的熱點方向、論文發表規范及學術成果轉化等問題展開討論。

在“數智時代學術探究:學術發展與研究前沿”圓桌論壇環節,北京大學麻志明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汝毅副教授、中央財經大學魏旭教授、北京工商大學張晨宇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張永冀副教授、蘭州財經大學張永珅副教授等學者,圍繞智能財務領域的學術創新路徑、跨學科研究方法等議題交流觀點。

在“數智時代教學賦能: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圓桌論壇環節,華北電力大學鄧祎璐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黃小琳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學李昊洋副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宋衍衡教授、北京物資學院王美英教授、北京交通大學張姍姍副教授等學者,圍繞智能財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及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等內容分享經驗。

閉幕式上,智能財務分會常務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王彥超教授代表主辦方發表閉幕詞,對本次年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總結了年會在學術交流、思想碰撞及合作對接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呼吁全體參會者以本次年會為契機,持續推動智能財務領域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應用。

本次年會不僅為與會專家學者提供了思想交流平臺,也為數智化背景財會學術研究、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等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分享,對于學院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未來,學院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扎實推進工商一體化,助力我校雙一流學科創建。


作者:羅藝瑋

編輯:張益寧

審核:張晨宇

審定:樊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