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我校在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賽中取得全面突破

金秋時節,碩果盈枝。11月3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科院、中國工程院、全國學聯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挑戰杯”中國移動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圓滿落幕,北京工商大學在本屆賽事中共斬獲23項國獎。

 

 

作為中國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本屆“挑戰杯”規模質量再創新高,共吸引全國 2700 多所高校的40余萬件作品,300余萬名大學生參與角逐,最終有640件作品入圍主體賽、643件作品入圍“人工智能+”專項賽全國終審決賽。賽道設計緊跟前沿,在首次開設的“人工智能+”賽道中,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斬獲最高獎特等獎1項、三等獎5項,實現我校在此賽道的歷史性突破!

在主體賽中,由校團委推報送的項目全部獲獎,分別斬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揭榜掛帥”擂臺賽分別于2024年和2025年在北京、浙江和8個主擂臺城市完成比賽,學校斬獲擂主2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優勝獎1項。至此,我校在本屆“挑戰杯”國賽的三大賽事獲獎取得全面突破,覆蓋全校10個學院、1個書院,參與師生1248人次,充分展現了“工商一體化”的豐碩育人成果。


第十九屆“挑戰杯”中國移動全國大學生課外學生科技作品競賽國賽獲獎名單

優秀項目展示

“人工智能+”賽道特等獎

項目名稱:AI“慧眼”識鳥蹤——河湖濕地生態智能守護者

申報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團隊成員:段馨鑫、王鼎、徐夢瑤、殷雨桐、李沛芷、王可欣、王浩哲、張碩、陳威豪

指導教師:趙峙堯、馬慧鋆、單靜敏

項目簡介:本項目是一個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河湖鳥類監測的完整解決方案,成功構建面向河湖鳥類AI智能識別的軟件—硬件—算法一體化平臺。項目已在北京市建立全國首個示范性、引領性的河湖鳥類AI智能監測站網,并在全國各地建立多個試點站,為全國水生態健康評價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主體賽一等獎

項目名稱:戲聚青春:立德樹人視域下讓“00后”愛上思政課的賦能路徑探新——基于7省9地36所大中小學的調查研究

申報學院:經濟學院

團隊成員:李錦、方夢涵、高丹蝶、丁依然、楊旭、陳海森、王婷、董渝

指導教師:曹剛、李艷春、杜凡

項目簡介:近年來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引發教育界持續熱議與實踐探索。本項目基于在7省9地36所大中小學的紅色教育戲劇的社會調查與實踐,結合定性與定量研究,創新性總結教育戲劇賦能思政教育的理念與機制,形成“戲劇思政”新育人范式,有效激活紅色資源、點亮紅色文化,從而讓“00后”愛上思政課。

主體賽二等獎

項目名稱:新膳:重組蛋白主食點亮控糖新世界

申報學院:食品與健康學院

團隊成員:于椿濤、王雁、陳亦涵、包易欣、馬小千、羅新婷、史曉明、胡靜函

指導教師:李赫、程雷、熊慧

項目簡介:近年來,Ⅱ型糖尿病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本團隊研發出高蛋白低GI控糖主食,通過“重組蛋白+淀粉酶抑制肽”配方實現食療逆轉胰島素抵抗。該產品兼具優良口感與顯著控糖功效,為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創新的飲食治療方案。

主體賽二等獎

項目名稱:活菌快檢破局者:抗體功能拭子-ATP生物傳感系統實現活沙門氏菌現場精準防控

申報學院: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

團隊成員:廖文珺、李俊、程琳茹、王雨楠、黃河、陳如景、孟瑞馨

指導教師:林玲、徐嘉良、張強(天津大學)

項目介紹:項目針對ATP活菌快檢無特異性,信號單點輸出的行業痛點,自主研發了一套功能化拭子-ATP發光儀聯用實現活菌現場精準防控的系統,助力源頭治理活菌與公共衛生安全。

“揭榜掛帥”擂臺賽一等獎

項目名稱:智教通途——基于多智能體協同與深度推理大模型的個性化學習路徑生成系統

申報學院:商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團隊成員:夏雨、李妍、汪宇軒、何俊林、陶子墨、南添喜、張博、黃琰文、陳墨、朱梓綱

指導教師:吳玥、譚勵

項目介紹:本項目致力于教育領域的革新,旨在設計并開發一套融合“多智能診斷系統”與“自適應學習系統”的智能教育解決方案。本系統通過深度整合訊飛星火 X1、DeepSeek-R1、Qwen、GPT 等前沿深度推理大模型的能力,構建起強大的技術底座,以精準診斷學習者的認知狀態并實時優化教學策略,從而提供高度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出了戰略部署,明確提出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在建設教育強國和服務國家戰略中不斷彰顯北工商擔當。自去年9月學校啟動本屆“挑戰杯”組織工作以來,多次召開專題會統籌推進各階段重點任務,構建了團委、教務處、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學生處、各學院多部門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累計推報“挑戰杯”競賽項目886項。其中,483支團隊獲得市級及以上獎項,95支隊伍晉級國賽,11支團隊入圍全國終審答辯。最終,我校共榮獲國家級獎項23項,包括特等獎5項(含擂主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1項、優勝獎1項。累計獲獎學生達202人次,指導教師63人次,獲獎數量、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未來,學校將堅持以“工商一體化”理念為引領,將競賽育人成果有效轉化為服務“雙一流”創建的澎湃動能,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征程中持續激發師生的科技創新力,團結引領廣大青年做中國式現代化的先鋒力量,在“十五五”繼續續寫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北工商青春答卷!

來源:校團委

編輯:吳慧中

審核:單紫薇

審定:王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