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我校舉辦2024-2025學年“校長獎學金”評審會,校黨委副書記李中奇出席會議。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倪國華,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鄭光,公共事務處黨總支書記文四英,保衛處處長呂良,團委書記單紫薇,體育教學部主任胡燕霞,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張倩,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及90名學生代表參加評審。

來自9個學院的16名“校長獎學金”候選人,依據德育發展、學業發展、學術創新、體育與美育、勞動教育五大類別,結合各類別抽簽確定的先后次序逐一登臺。通過200秒的演示匯報,候選人現場呈現了自身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程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匯報環節落幕之后,專家評委、教師評委與學生評委圍繞每名候選人的匯報表現,分別開展評分工作。經過評委打分,最終評選出10名“校長獎學金”獲得者。





德育發展方面,法學院李海明,深耕黨建與學生工作,歷任黨支部書記、學工部黨建助理等20余項職務。參與三屆學生軍訓、兩屆民兵連集訓工作,參與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儀式、93閱兵志愿保障工作。科研競賽中參與國家級大創項目,獲市級以上獎項20余項。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姝,總績點與綜測均居專業第一。擔任學生資助宣傳大使前往河北蔚縣等地開展支教宣講,累計服務千余人次;作為校武術隊隊長,帶領團隊在北京市傳統養生體育比賽中屢獲佳績,現已保研至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方夢涵,曾獲北京市三好學生、“挑戰杯”國一等50余項榮譽。現任兼職輔導員,曾任院學生會主席、學創社社長等,入選“全國篤行”計劃并登上中國青年報暑期實踐展示,已保研至上海財經大學。學業發展方面,商學院連依天,服役期間參與武裝巡邏、安保等任務。退役返校后刻苦學習,三年累計績點4.49,專業、學系雙第一。擔任校園資助大使、戰友協會組織部部長等7項學生工作,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城區武裝部表彰等10余項榮譽,目前已推免至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游少楠,連續三年績點、綜測專業第一,綜合績點4.47,位列全學院第二,擔任信息工程本科生黨支部書記、班主任助理等,現已推免至北京郵電大學信通院。經濟學院高丹蝶,績點,綜測,推免成績均為專業第一,現已保研至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共獲挑戰杯國一等國家級競賽4項,省級競賽14項。學術創新方面,經濟學院賴子晨,學生一作發表ssci一區期刊,綜測連續三年學院第一,獲“挑戰杯”“互聯網+”競賽國獎7項,市獎20余項,現已推免至北京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朱丹陽,績點綜測雙第一。共發表3篇論文,1篇c刊一作,2篇二區sci論文。作為隊長獲得“挑戰杯”全國擂主,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季軍等,市級以上獲獎近50項。體育與美育方面,商學院張曼雪,手球二級裁判員,帶領團隊拿下我校第一個全國手球冠軍,三次獲得北京市手球比賽冠軍,一次亞軍,目前已保研至北京交通大學,展現了我校學子強體魄、文精神的全面素養。在勞動教育中,設計與藝術學院趙絮,學業拔尖,成功保研,投身60項、超400小時志愿服務。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場盛事中,以青春身影默默奉獻,讓微光匯聚,照亮家國前程。

李中奇在總結講話中對關心學生成長成才的各個職能部門表示衷心感謝,向站到北工商最高獎舞臺的學子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堅守“自強卓越”精神。要傳承北工商優秀學子“優秀基因”,無論未來進入北大、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等更高學府,還是步入職場,都要始終發揚在校期間“遙遙領先”的勁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為個人成長、家庭幸福、單位發展及社會進步注入更多動力,以貢獻與抱負贏得社會認可;二是要保持優秀習慣,傳遞榜樣力量。鼓勵未獲評的同學不必畏懼“遙不可及”,只要合理規劃時間,專注學習主業,兼顧技能提升,就能實現突破;三是要銘記母校囑托,砥礪前行。大學是學子從高中邁向成人的重要起點,學校會始終作為學生的堅強后盾,希望學子們無論走到哪里,都不忘母校培養,將“自強自信”的精神傳承下去,在人生漫長征程中,以“路遙知馬力”的堅持,書寫更多精彩篇章。

作者:付成城
編輯:吳慧中
審核:曹璐婷
審定:鄭光 王遠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