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迎接黨代會】黨代表風采(三):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黨總支

王向東,男,1972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現任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主持學院黨務工作。

寄語:從1994年到校學習、畢業后在學校工作和成長的教師,深刻感受到20多年來尤其是近5年來學校各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凝聚成一句話“煥然一新”。學校目前各項事業正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領導下,我校未來一定會在內涵式發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劉玉德,男,1963年出生,工學博士,教授,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機械工程系教學實驗中心主任。曾先后獲得北京工商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北京工商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北京工商大學優秀教師、北京市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等稱號。

寄語:在過去的5年中,學校在教學、科研以及辦學設施上都取得顯著成果。希望在今后5年的發展中,以此為基礎,走上更快速的發展軌道,成為教師教學和科學研究的殿堂,學生學習的樂園。

劉美蓮,女,1972年出生,博士,副教授,擔任學院黨總支組織委員。主要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曾多次擔任班主任工作。曾獲得北京市高校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北京工商大學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北京工商大學本科教學優秀二等獎、北京工商大學優秀教師等稱號。

寄語:近年來,我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驕人的進步,尤其在科研的數量和質量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學校的軟實力。希望今后學校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時,從政策上保證教師鉆研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培養高質量的優秀人才。

李培祿,男,1988年出生,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曾任院團總支副書記、班黨支部書記、班長。榮獲2012年國家獎學金、2012年北京市優秀畢業生、2013年北京市境外學習獎學金,榮獲學校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方隊先進個人、校五四青年先鋒、優秀新聞工作者、優秀研助管。

寄語:五年來,我看到兩校區的校園越來越美麗,各種教學、活動等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圖書館的書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齊全。食堂的就餐環境有了很大改善,飯菜也越來越香了。這給我們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作為一名研究生,我應該努力學習,認真做好科研實驗,堅守科學道德,為學校加快實現教學研究型的奮斗目標多做貢獻。

楊彪,男,1970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現任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分管行政、資產、實驗室、信息化等工作。主講高分子化學,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各1項。獲2014年學校本科教學優秀獎一等獎,2007年獲評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2010年參加的項目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寄語:未來五年,圍繞學校提高質量、上檔次的目標,我將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和科研水平,進一步優化學院的資源配置,打造配置先進、布局合理的公用教學科研平臺。希望材料和機械學科在食品科學相關的應用領域占領幾個特色制高點。

楊秀萍,女,1965年出生,現任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兼學院分工會主席。主要負責學院學生工作和工會工作。2013年被評為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2014年被評為學校優秀分工會主席,榮獲2013-2014年度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稱號。

寄語:在過去的五年里,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全校師生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積極進取,學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愿我們的學校在未來的五年里有更大的發展!作為學生工作隊伍中的一員,我愿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辛洪兵,男,1968年出生,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精密機械分會理事,1999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曾獲北京機械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校科學研究先進個人、本科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獎等。

寄語:自1997年到北京輕工學院工作,學校近5年來教學科研各項事業發展迅速,希望未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學科專業、科研水平和社會聲譽得到進一步提升,師生員工同心同力,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更多高級人才。

項輝宇,男,1966年出生,博士,教授,現任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分管學院教學工作,主講精密測量與測試技術等課程。曾獲北京工商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等獎勵,多次獲省部級科技獎勵。

寄語:回首五年,學校成就斐然,教學改革碩果凸顯,科研質量跨越發展,育人為本匯集共同信念;展望未來,學校前程燦爛,凝心聚力強內涵,科學規劃謀新篇,特色鮮明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必將呈現。

黃志剛,男,1966年出生,博士,教授,現任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講授食品裝備與過程控制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農產品加工及貯藏,主要研究方向為食品包裝機械、包裝材料加工。兼任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外食品和包裝機械》雜志編委會副主任。

寄語:這些年,學校以學科建設為主線,以深化體制和機制改革為動力,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依法治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豪情滿懷,面對新挑戰,迎接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