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學校召開2014年度共青團工作總結暨測評會。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團委書記呂良主持。
呂良全面梳理了學校共青團過去一年的各項工作。在校黨委和團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委堅持黨建帶團建,積極貫徹落實上級會議精神,緊密圍繞學校育人的中心工作,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風建設為立足點,認真履行共青團的“四項”基本職能,堅持“兩個全體青年”的要求,高揚中國夢主旋律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共青團組織在全校青年中影響力和凝聚力。完成了“十鄉百村千人行”暑期社會實踐十周年紀念總結大會,科技立項、學風建設等工作穩步推進,志愿服務和社團工作規范化建設也取得進步,團建、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績。以四節兩會為載體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也有新發展,力求實現“思想引領”和“成才服務”的育人目標。我校共青團獲得北京五四紅旗團委、首都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各學院團總支書記結合學院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就本學院團總支的特色工作,進行了優秀團總支的申報。理學院圍繞團建和學生活動展開匯報,總結了主題團日活動,學青春榜樣報告會及學業加油站等特色活動。食品學院圍繞科技創新和志愿服務方面進行了申報,回顧了學院學生參加康師傅、李錦記創新創業大賽,以及志愿服務和社區青年匯等活動。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就科技立項、摳門狼車隊、與良鄉五中開展志愿服務、將社團工作融入社會實踐等方面對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兩項特色工作進行申報。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從學業預警制度、參與第六屆科技節、iBus 學雷鋒小組、院長書記助理、社區青年匯、西部溫暖等工作進行了匯報。經濟學院則主要匯報了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兩方面的特色工作,總結了社會實踐十周年回訪調研、志愿者全員入庫、“情緣工商,為僑服務”、社區青年匯、成人商考等工作。商學院總結了主題團日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完善學生干部考核體系,加強宣傳培訓、新媒體應用和特色社團活動等基本團建和學生活動工作。法學院圍繞基本團建和志愿服務兩方面工作,重點介紹了團支部建設、微信平臺推廣應用,以及與房山法院、瑞雪春堂等開展社區青年匯等特色工作。外國語學院主要從加強學習型團總支建設、平安校園創建、結合學院專業開展活動等方面匯報了基本團建和學生活動兩方面的特色工作。藝術與傳媒學院就科技創新和志愿服務特色工作進行了匯報,回顧了科技文化節展出作品20項、參加北京市藝術大賽,社區青年匯、部隊共建以及國際設計周等活動。
盧思鋒副書記在總結講話中對2014年共青團工作表示肯定,對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他提到,共青團特色鮮明,要接受黨的領導,按照黨的需要開展工作,做好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工作要突出思想引領,幫助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唯物觀和核心價值觀。同時,共青團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育人為中心。他指出,共青團工作要堅持結合共青團組織,結合學生發展需求,結合學院專業特點開展工作,結合學生就業、創業需求“四個結合”原則,立足學生最根本需要,結合學生就業、創業需求,將科技創新工作向前推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做好青年領路人,起到先鋒隊和突擊隊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創業。他強調,共青團工作要做到思想引領,樹立青春榜樣;學業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志愿服務和社會服務,增強對社會認識;社團活動,樹立特色和品牌。要注重抓好組織建設,加強基層團支部建設;找準共青團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清晰地位和工作領域;共青團的工作要有必要的統計數據以及要重視調查研究,深入基層,聯系群眾等工作。他還強調了,團干部要處理好上、下、左、右四個關系,緊密圍繞學校育人的中心工作,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來開展工作,促進學風建設,不斷提高共青團工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