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經濟學院舉辦了“青春榜樣”—‘我的時間去哪兒了’主題報告會。經濟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馬韜光、各年級輔導員以及學生4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
繼“時間都去哪了”主題班會活動之后,經濟學院在各班級申報、輔導員推薦、團總支審核的基礎上,精心遴選出各類優秀學生和團體典型為學生做報告。“文體之星”陳溪峪講述了自己打破學校保持17年的200米記錄并在北京市大學生運動會上收獲了三枚銀牌的同時,如何將時間更多的分配在圖書館并使使學習績點穩步上升到3.7;“實踐之星”胡緣講述了自己在學生組織中的三次選擇,進一步詮釋了如何積極主動抓住每一個鍛煉自身的機會,積累寶貴的社會實踐經驗;“班建之星”許唱講述了一個團結、友愛、上進、自強的國貿111班,并現場展示了該班榮獲北京市“我的班級我的家”活動中示范班集體的申報視頻;“學習之星”朱晶講述了自己從打算考研考試如果將時間合理分配,高效利用時間,在2014年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取得433分高分背后的心路歷程,同時分享了她所在的4312宿舍獲北京高校示范學生基層宿舍的經驗;“優秀黨員”路瑩以自己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為例,講述一名普通學生如何通過各方面的素質的提高早日加入黨組織,并通過學生黨支部活動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政治覺悟。
報告會期間設置互動環節,同學們交流激烈,將會場氣氛推向高潮。正如做報告的學生所說,時間在奔跑的腳步中,時間在一次次的選擇中,時間在指尖的點點滴滴,時間停留在一次次堅持的過程中。
經濟學院“時間都去哪了”主題系列活動,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響應。為了讓學生們更清晰的解讀自己的時間,學院通過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段,分別舉辦了為回首過去、追憶時間的主題交流活動、主題采訪活動和主題展覽活動,為了正視現在的主題親情活動,為了珍惜時間、規劃未來的主題規劃活動。學生們寫下自己所想所感,曬出照片曬出回憶,將多年不曾言說的親情之愛躍然紙上,用書信將心中的愛傳遞給父母。面對“時間都去哪了”這樣的叩問,每個學生都有必要去審視自己是否具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并用這種價值觀和人生觀去引導自己的生活,不讓自己的人生虛度,而是更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