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為使廣大教職工特別是青年教師能夠親身撲捉見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壯大的歷史脈搏,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領導偉大的中國人民創造亙古偉業的艱難歷程,7月11日至16日,由校工會聯合人事處、教務處共同組織,以學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張德玉、副校長方德英為領隊,工會常務副主席田宏為團長,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獲獎教師為主體的2012年暑期社會實踐考察團一行36人奔赴中國革命圣地—延安,開展“迎十八大,溫黨建史 ,樹師德風 ,勵教改志”為主題的第七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歷經上千公里的旅途,考察團一行踏上了多少人“魂牽夢繞”的延安。沿著山腳下的丘陵溝壑,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讓大家親身感受到了延安在新時期的巨大變化。在延安,考察團先后訪問了延安大學,參觀了“七大”會議舊址——楊家嶺、棗園、延安革命紀念館以及習近平同志當年插隊的梁家河村、“陜北的好江南”南泥灣等。全體教師接受了實地黨課教育。
訪問延安大學期間,考察團一行聽取了由中共黨史研究專家、延安大學教授、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兼職教授楊延虎所做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報告。楊教授從延安的歷史內涵概說、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輝煌業績、黨在延安時期創造輝煌業績的經驗啟示等方面闡述了延安精神的偉大。張德玉副書記代表此行的青年教師感謝楊教授精彩的報告,并談了幾點感想:一是要深刻體會延安精神的精髓;二是要重溫歷史,記住歷史;三是要堅定信念,明確使命,用心體會并在今后學校發展中具體實踐延安精神。考察團一行在延安大學負責人的陪同下,參觀了延安大學校史陳列館。其間,張德玉副書記代表學校和延安大學互贈紀念品。
在“七大”會議舊址——楊家嶺,考察團全體成員在張德玉副書記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
在梁家河村,考察團聽取了村黨支部書記石春陽對習近平同志當年插隊時的工作情況以及當地現在發展狀況的介紹,并參觀了梁家河的村容村貌。村支部里一行醒目的標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與以往青年教師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同,此次實踐活動新增了教學優秀獎的獲獎教師代表。考察途中,教學優秀獎獲獎教師和青年教師們一起分享了各自的教學心得體會。體藝部王少華老師具有34年教齡,他認為,應該學習延安精神并將其融入到教學工作中。食品學院廖永紅老師結合自己教學多年的經驗,指出教師一定要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外國語學院劉靖老師認為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不抱怨,奮發努力,還要對學生進行主流價值觀的引導。計信學院吳葉蘭老師指出教師一定要欣賞學生,偶爾寬恕學生的小錯誤,督促其遠大理想的形成。
考察途中,大家集體高唱了《南泥灣》、《軍民大生產》等振奮人心的紅色歌曲。
短短幾天的旅行,考察團每天出發前,都在體藝部教師的一聲哨響下,全體成員集合出操,健身活動。哨聲、笑聲、討論交流之聲伴隨整個考察行程,帶給大家無限的懷念和深深的思考。
為確保活動效果,考察團設置了安保組、組織組、宣傳組、主題活動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考察團圓滿完成各項任務。正如有些老師談到的,“在延安,上了一堂一生難以忘懷的黨課,第一次從內心深處領悟‘延安精神’……”全體成員立志堅定理想信念,愛崗敬業,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為首都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