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 2012年春季學期第六次“學科建設、研究生培養和科研工作會議”在阜成路校區召開。會議由謝志華副校長主持。
謝志華副校長首先介紹了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簡稱“2011計劃”)實施方案的背景及意義。該計劃總體目標是: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結合國家中長期教育、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二五”相關行業領域以及地方重點發展規劃,發揮高校多學科、多功能的優勢,積極聯合國內外創新力量,有效聚集創新要素和資源,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形成協同創新的新優勢。通過建立一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加快高校機制體制改革,轉變高校創新方式,集聚和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產出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充分發揮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重要結合點的獨特作用,在國家創新發展中做出更大的貢獻。該計劃重點任務是: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以機制體制改革為核心,以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以創新資源和要素的有效匯聚為保障,轉變高校創新方式,提升高校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突破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外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探索適應于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營造有利于協同創新的環境和氛圍。他還就“2011計劃”申報作了動員。他強調,“2011計劃”為我校的學科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應給予高度重視。研究生部、科技處要盡快制定相關方案,組織好申報工作,各學院要在充分了解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參與規劃。
科技處楊有紅處長就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實施方案做了深入解讀。
研究生部熊慧副主任通報了2012屆應屆畢業生就業、畢業日程安排等工作事項。研究生部就畢業生就業進展情況實行每周數據通報。
研究生部莫倩副主任通報了研究生培養相關工作。
研究生部張正平副主任通報了2012屆畢業生學位授予情況以及招生宣傳工作事項。
科技處孫永波副處長通報了2013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2013年度科技創新平臺績效考評等工作事項。
科技處康智勇副處長通報了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候選人推薦工作及2012年首都大學生科普演講比賽等工作事項。2012年首都大學生科普演講比賽于5月20日下午在我校舉辦,其中我校學生包攬四名二等獎名額,我校也獲得了最佳組織獎。
科技處楊有紅處長通報了2013年北京市教委科研計劃重點項目答辯情況以及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資助情況。我校共7個項目參加北京市教委科研計劃重點項目答辯,其中人文社科類4項,自然科學類3項;我校共11項課題獲得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資助,其中法學院5項、經濟學院3項、商學院3項。
研究生部楊德勇主任就研究生二級管理、導師培訓、學科藍圖等工作作了通報。他指出,研究生部將結合“2011計劃”進行學科建設藍圖的籌劃。
各學院主管研究生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領導以及研究生教學科研秘書和研究生部、科研處領導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