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至31日,國資處副處長楊會如等受學校委托前往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田家寨鎮永豐小學,為該校師生送去了具有特殊意義的“六一”禮物——北京工商大學調撥該校的一批網絡機房資產,可同時滿足30人使用的現代化設施。經過安裝調試,該機房已正式投入使用,受到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至此,該校成為湟中縣第二所擁有網絡功能計算機機房的小學,教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國資處白利強、馬思瀟老師也一同前往青海參與調撥工作。
永豐小學始建于公元1923年,由原國民革命軍參謀長李玉英籌建,原校地址修建于永豐村西三關廟處,學校原名為西寧市第九高小。學校現有教學班五個,教師14名,學生250多名,主要來自永豐、李家莊、安寧三個自然村。回族、藏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占全校學生的30%。學校預計下年合班并校,合并楊家圈小學三至五年級,形成一所田家寨鎮的邊遠少數民族寄宿制學校。該小學教學條件極為艱苦。我校謝志華副校長通過長年捐助該地區失學兒童,了解到當地辦學現狀,主動牽頭,并通過社會集資,為該小學籌集500萬善款,現已建成學生宿舍樓及教學樓各1棟。
為進一步緩解其教學設施匱乏的狀況,我校決定為其調撥網絡設備。這些設備是我校2005年所建資產,在2010年資產清查中,由于其功能已不適應學校教學科研發展的需要,并已臨近處置年限,被國資處列為擬報廢資產,考慮到該設備仍具有使用價值,國資處研究后報請學校批準,決定將此批設備整體調撥給京外貧困學校。經謝志華副校長牽頭,由學校報請北京市教委、市財政局批準,國資處制定了周密的調撥方案,從資源整合、整修測試、裝箱運輸以及現場安裝啟用等各個環節都審慎計劃,按時保質完成了調撥任務,收到了積極良好的社會效應。
湟中縣田家寨鎮中心學校校長張永山代表永豐小學全體師生對北京工商大學的大力援助致以真誠感謝,同時表示永豐小學學生一定會珍惜機會,好好學習,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報效祖國!
與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從這次調撥活動中,從永豐小學全體師生的殷切期盼中,我們看到了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更需要愛心、關心、責任心,也看到了學校師生渴望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的信心和決心。此次為永豐小學調撥設備也是更好地發揮資產使用效益,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的一次探討與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