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學校的期中教學檢查,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鞏固教學評估成果,在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項輝宇教授主持下,機械工程學院于11月4日下午舉行了兩場校外名師的教學觀摩和研討活動,學院全體領導和教師及部分06級本科生和研究生聆聽了兩位校外名師的精彩講座。按照學院計劃,邀請校外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將舉辦三場,本次講座是本學期期中教學檢查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學院的一次重要的集體教研活動。
這次講座邀請到了中國農業(yè)大學的賈貴儒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學的王平教授,這兩位教授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大量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在學術和專業(yè)上有很深的造詣和水平,對機械學院的廣大教師來說很有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賈貴儒教授是中國物理學會第八屆教育委員會委員、高校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第九屆教育委員會委員、2003年~2005年作為特邀委員參加了教育部非物理專業(yè)物理教指委修改教學基本要求工作、2008年為教育部農林理科教指委起草了物理教學基本要求、大學物理論壇專家。1996年開始率先將傳感技術引入大學物理實驗。2000年結合中國農業(yè)大學主流學科的需要,先后將“紅外傅立葉光譜儀”、“隧道掃描顯微鏡”、“核磁共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激光測距”、“綜合測溫”“喇曼光譜”、“光攝”等作為綜合性實驗引入大學物理實驗,創(chuàng)建了具有中國農業(yè)大學特色的新的大學物理實驗體系。講座中他主要談了對“大學物理學”的認識與實踐,以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科學信念、物理學研究的指導思想、正確認識科學和科學發(fā)展,還談了自己對“應試教育”的思考。賈貴儒教授的講座使與會教師如何作好機械學院的物理教學、物理觀、教學育人觀很有啟發(fā)和幫助。講座后,與會教師還就有關物理教學問題與賈貴儒教授進行了互動交流。
第二場校外名師由王平教授講座。王平教授 1982年畢業(yè)于西安交通大學,1996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主講題目是: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他主要結合自身的教育經歷,從四個方面談了自己的認識和體會。一、身為教師、研究生是歷史和個人的選擇,身負歷史的重擔,正確看待自己;二、如何對待導師安排的課題,如何參考有價值的文獻資料;三、認真進行試驗,書寫有價值的學術論文;四、樹立正確的學術觀念,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王平教授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大量實例說明了教師職業(yè)是社會的崇高職業(yè),教師職業(yè)實質是奉獻的事業(yè),教師應成為本專業(yè)的專家和其他行業(yè)的雜家,教師是學生從事科學技術生涯的引路人;要建立長遠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能滿足前人研究的成果,要真實反映實驗的手段和研究成果,不斷的開拓創(chuàng)新,更好地為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講座結束后,王平教授還回答了教師們關心的有關問題。主持人項輝宇教授感謝兩位教授來學院進行教學觀摩,并希望繼續(xù)加強交流合作,對學院的工作給與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