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闊全校師生學術視野,促進學術交流與創(chuàng)新,營造校園學術文化氛圍,為我校從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奠定校園文化基礎,學校特別設立“工商論壇”專項經費,支持開展面向全校師生多層次、多種類、與我校諸多學科領域密切相關的學術活動——“工商論壇”,特別鼓勵全校師生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來我校舉辦講座和進行學術交流。
“工商論壇”由教務處、學生處和宣傳部聯合舉辦,以講座形式為主。北京工商大學第一屆“工商論壇”自2008年10月15日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2月25日結束,先后成功舉辦13場,內容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形式不拘一格,學理性與實用性并存,權威性與前衛(wèi)性并重,追求學術創(chuàng)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深受廣大師生歡迎,產生了積極影響,取得了良好效果。講座開辦以來,得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關注,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院長、教授也投入極大熱情和心力,廣泛動員社會資源,主動邀請各專業(yè)領域專家、名家、大家光臨我校,不僅反映了我校師生對提升學校學術水平和學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迫切愿望,也使學校全方位育人理念得到延伸。
首屆“工商論壇”共舉辦13次講座,它們分別是: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研究員高晶所作的“心理學的社會應用”講座;
Side Effect Software(Houdini)公司全球培訓專家、高級產品顧問Garman Herigstad 的“數字影片特效發(fā)展現狀” 講座;
清華外語學院院長、教授、博導劉世生所作的“英語學習與中西文化之比較” 講座;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扈強所作的“電影藝術欣賞” 講座,北京朝陽醫(yī)院副院長、研究員、主任醫(yī)師、營養(yǎng)師沈雁英所作的“大學生身心健康” 講座;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理工委員會副主任教授李鳳霞所作的“虛擬現實在科技奧運中的運用” 講座;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導鄭羽所作的“改革開放30年來中蘇中俄關系演變” 講座;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李里特所作的“我國食品行業(yè)現狀及食品安全隱患” 講座;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理事長茅于軾所作的“利人又利己的帕累托改進” 講座;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及司庫副行長及司庫莫兆鴻所作的“近期美國經濟金融形勢” 講座;
外交部條法司副司長王宗來所作的“外交實務與改革開放” 講座;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第一屆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張常群所作的“如何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 講座。
我校教務處相關負責人陳薇表示,“本屆論壇的舉辦在學生中產生了積極影響,今后‘工商論壇’將會作為我校的特色學術活動持久的舉辦下去,并且將會更多的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更加貼近學生,從而更好地營造校園學術氛圍,開闊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