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洪濤教授應邀參加國家發改委“農產品生產流通問題專家座談會”

527上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在北京召開“農產品生產流通問題專家座談會”,研討農產品生產流通各環節價格構成及成本、利潤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等問題。我校經濟學院洪濤教授應邀能加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高級顧問丁俊發、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宋則、中國農產品協會會長閔耀良、中商商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飛、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八里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趙爾烈,以及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市場體系司、農業部市場信息司、中國農科院信息所、農業部農研中心、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經貿司的領導共3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許昆林副司長主持。在會議上,洪濤教授作了“協議流通管理是形成農產品成本-利潤均衡的重要手段”的發言。

 

洪濤教授指出:(1)農產品主體承擔的成本與收益之間的不對稱性表現出相當的復雜程度,不同的農產品品種、不同的地區,其主體的成本與利潤構成是不相同的;(2)農民在產業鏈條中處于弱勢地位,面對多重風險,如自然、市場、政策、進出口等多重風險;(3)農產品產業鏈的不完善問題相當突出,在農產品產業鏈條上,農民處于劣勢地位;(4)農產品協議流通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協議流通不同于訂單農業,它高于訂單農業,是其高級范疇;協議流通的依據有兩個方面:長期交易理論、合作博弈理論;協議流通的目標是形成成本分擔、利益共享的機制,使成本-利益呈現對稱性;協議流通需要管理,政府應對產業鏈條中的最薄弱環節給予補貼,給予相應的產業政策,如產區增加加工轉化的投資政策;行業協會應發揮協調和自律企業的作用,如產供銷、農工商、零供等諸多關系,農產品協會應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企業應避免龍頭企業欺負農民的現象,也應避免農民對企業不誠信問題,鼓勵企業采取“二次分配”,返利給農民,第一次按協議價收購,第二次根據利潤來分配;分析了今年城市和鄉村成本增加的原因:新《勞動合同法》增加了企業成本;物流成本的增加;食品安全成本增加;市場競爭成本的增加;農產品市場提檔升級帶來的成本增加。

 

洪濤教授的發言引起到會專家和政府部門同志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