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我校經濟學院舉辦新時代本科教育教學思想大學習大討論之經濟學科院長論壇,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學校黨委副書記董竹娟出席會議,來自上海財經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高校的9位院長,教務處處長曹顯兵,經濟學院領導班子、各系主任、教學主任、黨支部書記、教學秘書和經濟學院全體教師參加會議。會議由我校經濟學院院長倪國華主持。
董竹娟副書記致開幕辭,她介紹了我校經濟學院基本情況,表示將充分聽取各兄弟院校在本科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與經驗,以達到對標一流、尋找差距、發現問題、解決困惑的目的。
曹顯兵致歡迎辭,他介紹了我校開展新時代本科教育教學思想大學習大討論的背景,表示在北京市政府把我校列為高水平研究大學的背景下,我校需要積極學習借鑒各兄弟高校的辦學經驗。經濟學院副院長寧威從學院概況、人才培養和未來計劃三個方面介紹了我校經濟學院本科教學的基本情況。
參會的9位院長分別闡述了各自學院本科教育教學的做法、取得的成果,以及對于本科教育教學的思考和探索。上海財經大學周亞虹院長對經濟學教材建設提出了幾點思考,包括如何將個人主義與整體主義結合起來,如何體現中國經驗對經濟學理論的貢獻,教材編寫中如何做到定性與定量分析的有機結合,如何體現正在到來的數字經濟的特點。陜西師范大學雷宏振院長介紹了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的辦學理念和經驗,提出在本科生培養中要處理好五種關系:理論學習與職業資格學習的關系,面向第一職業學習和終身能力學習的關系,傳承和創新的關系,專業發展和全人格發展的關系,課程學習與泛在學習的關系。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齊鷹飛院長認為理想的本科教育教學除了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還需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家國情懷、科學精神進行培養,指出經濟學配套教材要體現經濟學公認的思想和方法,將教材與課程思政結合起來。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宋丙濤院長介紹了本科生培養的“本土化”和“國際化”,指出本土化的大學生要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本科教學安排要有“歷史的”和“實證的”特點,加強本科生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及統計規律、計量方法的學習。山東財經大學董長瑞院長認為本科教育教學要做到理論先行,提出“誠意求知,固本維新”的發展理念,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以經濟理論為本,同時還要以本科教學為本,要處理好社會需求、學生家長需求的關系,專業學習、科學研究與創新創業的關系。南京師范大學教務處處長兼商學院院長潘鎮從本科生培養的挑戰、本科人才的探索與實踐、未來本科教育的思考等方面進行了介紹,提出GRIT(全球視野化、責任擔當、探索創新、學養深厚的培養目標,并對本科人才培養的分層分類、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人才培養與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教學隊伍的激勵等提出思考。貴州大學經濟學院伍國勇院長從兩個前提、三個特點和“四子”能力分享了貴州大學本科教育教學現狀,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兩個前提下,把握立足實踐、傳統培養、平均主義三個特點,注重學生腦瓜子、嘴巴子、筆桿子和鍵盤子“四子”能力的培養。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許和連院長指出以“三全育人”為目標,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實踐應用的能力、創新創業的能力和國際化交流的能力,結合網絡教學平臺、雙創中心、公眾號、沙龍等建設全方位育人體系、全員協同育人平臺體系、創新“伴學”方式、全過程一體化、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能力培養全過程。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白顯良院長介紹了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框架,提出要從基礎整體性、現實關懷性、價值引領性、建構批判性、探索創新性五方面開展人文社會科學本科課程思政建設,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則要注意陣地把控、教材選建、學風建設、過程管理和隊伍建設五方面問題。
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呂素香教授作總結發言,呂素香對9位院長的參會及經驗分享表示感謝,表示經濟學院將以本次論壇為指導開展相應的學習討論活動,重點討論本科教育教學采取的舉措、做法、經驗,扎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