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我校證券期貨研究所與北京物資學院中國投資者教育與保護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了“美國原油負價格與中行原油寶事件啟示”網絡論壇。本次論壇由中國商務出版社、中國財富出版社、一德期貨有限公司、金鵬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協辦,中國資本市場50人論壇承辦9位著名的行業相關專家進行了學術交流與探討,200余名學者、教師、研究生及行業從業人員和媒體記者參與到網絡論壇中,累計有180多萬人次通過百度和新浪直播平臺觀看了本次直播。會議由我校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教授和北京物資學院中國投資者教育與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荔副教授聯合主持。
我校校友、金鵬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喻猛國做了“美國WTI原油期貨負油價與中行原油寶事件的來龍去脈”的主題報告,還原了WTI原油期貨價格出現負價格的完整過程,講述了在此過程中部分國內原油投資者出現較大虧損,其中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中行原油寶”事件,并由此對中行原油寶的產品特點、中行關于原油寶業務情況說明、中行5月5日公告進行了分析。 中國農業大學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常清教授做了“敬畏專業,消除分割,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從中行原油寶事件教訓說起”的主題報告,對中行原油寶產品的設計進行了分析,認為該產品從合約條款、中行自身收益、國內投資者收益的角度都具有一定意義;但是這次中行原油寶卻出現了巨大的虧損,于是對該事件進行了經驗教訓的總結,提出了在金融領域的專業化錯配問題。 商務部中國商務出版社社長郭周明做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國際經貿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深入淺出地對當下國際經貿走向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受疫情的影響而發生改變,本次疫情也為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指明了方向。同時指出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強區域貿易流動,形成較為合理的區域貿易格局。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原正局級研究員黃運成做了“中行原油寶事件的教訓與反思”的主題報告,從更深層次分析了中行原油寶事件的脈絡、細節及啟示。黃運成教授先對中國銀行專業化問題進行了分析,其次,討論了在新形勢下如何為適應新變化進行改革深化,從而跟上國內外形勢的變化。
我校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做了“美國原油期貨負價格會不會成為新常態”的主題報告,從新的視角分析了原油期貨負價格成為新常態的可能性。當今,負增長、負利率、負電價頻現,一方面,環保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物流營銷成本并未隨著物理成本的下降而下降,均給商品負價格提供了可能,最后,胡俞越教授對此提出了相應啟示與對策。 中國首席期貨律師于學會做了“WTI原油期貨負油價與中行原油寶事件的法律解讀”的主題演講,從法律角度,對原油寶產品設計的合理性進行了探究,并從技術角度對投資者給予了相應建議。于律師對中國銀行與投資者在此次事件中的前景進行了分析,亦提出應對此次事件足夠重視,為未來中國的金融開放道路打下基礎。 原油專家、一德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佘建躍做了“散戶盲目抄底原油的悲劇”的主題演講,一方面,嚴謹闡述了外盤原油期貨的盤面博弈,同時,從投資者心理角度分析了原油負價格事件的緣由,另一方面,分析了上海原油期貨的估值進化,隨后,佘建約先生生動講述了全球基準原油的格局圖以及供大于求的內外曲線偏差。北京物資學院期貨研究所副所長馮玉成做了“開放市場下金融產品極端風險的防范”的主題演講,從原油寶產品出發,分析了金融產品的極端風險及防范措施。馮玉成副教授講述了原油出現負價格的主要原因,探討了金融產品極端風險的防范措施,提出應該客觀評估金融產品風險,提高金融產品管理機構專業管理能力。
最后,喻猛國以“從中行原油寶事件談期貨投資的風險、策略和機會”發表主題演講,從期貨投資風險與策略角度娓娓道來。先講述了期貨投資如何判斷方法,隨后,描述了期貨的投資方法和策略,從投資期貨角度提出了建議。
2020年初,黑天鵝事件頻現,經濟不確定性加劇,金融恐慌情緒升溫。4月WTI原油期貨負價格事件備受矚目,伴隨的中行原油寶事件更是成為廣大投資者的關注焦點。本次討論會既有生動闡述,又有理論高度,廣泛引起大家的共鳴,讓參與者對本次原油事件有了更為直觀清晰的理解,對今后的風險規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