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首頁» 新聞資訊» 綜合新聞

機關黨委開展“不忘初心貫徹新思想,牢記使命推動新發展”主題黨日活動

   

   

   

511日,機關黨委組織機關基層黨務工作隊伍赴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展不忘初心貫徹新思想,牢記使命推動新發展主題黨日活動,實地考察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情況、學習了黨建引領城市副中心建設經驗、參觀了運河清風廉政文化主題園和嘉華學院校舍。機關黨委委員、各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黨務職能部門干部等近50人參加活動。

走進北京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為工作對接奠定基礎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指揮部,大家仔細參觀了工程建設展廳,通過聽講解、看沙盤、觀視頻了解副中心建設理念、目標定位、文化保護及行政辦公區建設進展等情況。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京進一步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標志性工作。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位于通州區潞城鎮,占地約6平方公里,著力打造典雅莊重、和諧親民、智慧高效、綠色環保的示范性機關辦公區。根據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布局,搬遷后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協位于運河東大街南側,市政府及四個委辦局位于運河東大街北側。

機關黨委一行人對行政辦公區的總體規劃、功能定位有了清晰的了解,對著力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區、建設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綠色環保又具有中國特色的北京新城的做法深表贊嘆,為機關各部門即將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機關辦公區的工作對接奠定了基礎。

觀看潞城棚改成果,體驗黨建引領創造通州速度

今后我要跟黨走!更大實惠還會有!我們要擁護黨中央!今后老百姓更吃香!這是設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展廳一層的黨建引領創造棚改通州速度展覽中的一首拆遷戶自編的打油詩。

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所在地,潞城鎮的潞城棚改項目,共涉及17個村,戶籍人口2.5萬余人,外來人口2.7萬余人。其中,一期棚改僅用13天就完成了6個村的拆遷任務,二期棚改僅用19天就實現了住宅簽約率100%,安置房選房率100%,創造了令人矚目的通州速度。這份雙百答卷的背后,是以黨建工作引領城市副中心建設,結合實際創新基層黨建的實際行動,更是堅持不懈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堅守。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機關黨務工作者紛紛為潞城鎮黨委及各級黨組織踐行黨有號召我有行動的承諾,讓胸前那枚紅色的黨徽愈加明亮的舉動豎起大拇指,并表示要將黨建引領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先進經驗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學校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置身廉政主題園,領悟運河清風廉政文化

為進一步加強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強化黨員領導干部廉政、勤政,遵規守紀意識,機關黨務工作者參觀了運河清風廉政文化主題園。

廉政文化主題園以揚正氣、倡勤廉、促和諧為主題,以廉、勤、和縱貫全局,分為清風廉語、民本勤懷、唱響和諧三大部分。通過觀看雕塑,聆聽講解使全體人員感受到了濃厚的廉潔文化的氣息,切身感受了運河文化的啟迪和廉政文化的熏陶。

大家認真觀看一座座生動形象的雕塑,其中通州第一黨支部、大小于成龍等清廉官員為內容的主題雕塑,傳承著一個個勤廉故事,讓大家深刻品味了歷代先賢清風傲骨的情操。無論是從優秀文化傳統中挖掘的廉政文化、從通州本地資源中提煉的廉政文化,還是從反腐倡廉生動實踐中總結的廉政文化都給大家上了一堂活生生的廉政教育課。來自紀監審聯合黨支部的支部委員談到,運河清風廉政文化主題園,使我想起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的深刻哲理,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

融入主題黨日活動,共話初心使命

我校獨立學院——嘉華學院坐落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委書記張曉磊帶領大家參觀了改建后的嘉華學院教學樓、圖書館、宿舍和學生食堂,并開展了機關黨務工作者和嘉華學院黨務工作隊伍的交流。

一天的主題黨日活動內容豐富,安排緊湊合理,大家紛紛表示,此次赴北京城市副中心開展的主題黨日活動籌劃縝密、準備精心,組織有序、安排周到,參與其中有收獲、有觸動、有感悟。在返校途中,大家談到:站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新起點,從深圳速度到通州速度,新時代的北京正在領航中國現代化宜居新城的建設征程。厲害了,我們的黨!厲害了,我們的新北京!”“赴通州區參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我黨的偉大所在。我們黨不僅有為人民謀福祉的務實目標和矢志不移的改革決心,更有堅持黨的優良傳統,吃虧在前,享樂在后的眾多基層優秀黨員。” “運河清風廉政文化主題公園作為經常性廉政教育的新平臺傳遞的是一種廉潔、勤政、和諧的理念,用簡單而樸素而又接地氣的形式將廉潔的種子無聲地播撒給社會公眾,通過勤字魔方又將奮斗幸福觀的意識簡潔有力地傳導。”“通過參觀學習,進一步拓寬了工作視野,作為一名機關的黨務工作者,今后更要做好本職工作,為服務首都發展、學校發展貢獻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要用一流的黨建工作引領一流大學建設,為實現工商夢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