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我校經濟學院與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聯合舉辦的“新常態背景下市場與政府關系重構”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我校李朝鮮副校長、北京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交流部李志東主任和北京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方福前會長出席了會議。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銀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建設和《光明日報》等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企業和媒體的專家代表及經濟學院郭馨梅副院長和經濟系師生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大會由經濟學院院長徐丹丹主持。
李朝鮮副校長致辭中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介紹了我校學科、專業建設的情況,強調在我校召開“新常態背景下市場與政府關系重構”學術研討會對促進我校經濟學學科建設具有促進意義,而在新常態下探討“市場與政府關系重構”的話題,正當其時,意義重大。他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交流部李志東主任在致辭中提出如何科學理解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并應用于經濟社會實踐顯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北京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方福前會長梳理了亞當斯密、凱恩斯、新自由主義對于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理論發展,指出迄今為止市場與政府關系在西方經濟學中仍然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在主旨發言階段,中國銀行總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博士陳衛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務副總經理李躍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教授、首都經貿大學楊春學教授和國家行政學院王健教授等業界和學界專家學者圍繞從金融發展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金融業市場化改革的成果成效、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協調發展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重構新型政企關系的突破口、四種市場經濟模式、我國新常態的背景及經濟形勢、對未來經濟走勢的預測、國家觀與中國式治理以及老舊小區的改造等方面進行了學術交流和研討。
在交流研討階段,北京大學教授王志偉、夏慶杰和我校經濟學院教授倪國華、郭毅等專家學者圍繞新常態下政府調節與市場調節的關系、我國工業化的實現、《國富論》中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糧食問題方面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各自的見解。
方福前會長對本次會議做了總結。他認為學者們在以下四個方面達成了共識:認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及十九大提出的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我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同于西方國家;不能以市場失靈作為我國市場與政府關系的理論依據;要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要對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進行改革、重構。
此次會議圍繞新常態背景下市場與政府關系重構問題展開了熱烈研討,與會學者紛紛表示,本次研討會是一場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盛會,搭建了一個開放互動的學術交流平臺,碰撞出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成果對推進我國經濟學領域的學術繁榮,對于在新形勢下學好用好經濟理論、理解我國新常態背景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在經濟學院經濟系師生共同努力下,此次會議成功舉辦,并將為我校理論經濟學學科和專業建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