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北京工商大學MBA管理下鄉暨管理扶貧項目團隊在商學院副院長楊浩雄和MBA管理中心執行主任王真的帶領下,深入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桑木鎮開展為期一周的“管理下鄉暨管理扶貧”項目。
“管理下鄉暨管理扶貧”項目是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自主創新的一個實踐項目,旨在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期扶貧開發的重要戰略思想為指導,踐行“四個全面”,推進精準扶貧。本次“管理下鄉暨管理扶貧”隊伍由2015級部分MBA學員自愿組建,得到中石油和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大力支持。隊員們深入桑木鎮轄區的大山村和土河村兩個行政村,在調研包括自然資源、地理優劣勢、公共基礎設施、文化特點、傳統產業及手工業(藝)歷史及現狀、經濟發展狀況及產業結構、產品品種及與生產規模的基礎上,深入了解當地農林牧副漁生產組織形式(包括土地使用及流轉情況,訂單農業現狀)、工業生產組織形式、產品流通渠道,特別是電商發展現狀及發展瓶頸,充分發揮學院的教育資源和MBA學員的管理經驗,研究并制定貧困村“精準脫貧”對策,創新中國扶貧基金會扶貧資金使用模式。
在土河村村干部、支部書記劉剛和大山村村干部、支部書記袁代平的陪同下,MBA管理下鄉暨管理扶貧項目團隊深入到兩個貧困村進行考察訪談,著重了解了包括自然資源、公共基礎設施、產品品種及與生產規模,與當期居民進行了細致訪談,收集了包括家庭收入結構、剩余勞動力、可支配收入等情況,對所在村子的農林牧副漁生產組織形式、鄉村流通渠道進行了摸底。鑒于兩個村沒有特別有特色的產業和旅游資源,團隊針對如何就地取材,如何吸引周邊城市消費者,采取怎樣的組織形式等問題提出了建議。建議村委會要轉變觀念,利用資源和政策實現地方致富;建議采用遠近結合、化遠為近等方式盡快形成核心產業;建議通過公司加農戶、公司加專業合作社的方式延長產業鏈,例如跟其他城市的專業合作社合作,實現嫁接變遷;建議適當進行產業整合,通過規范的、大的專業合作社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功能轉變,使得特色產品商業化、規范化、規模化、標準化。
在調研過程中,MBA管理下鄉暨管理扶貧項目團隊還向大河村村小學捐贈了400多冊圖書。大河村小學教育設施相對落后,教學資源較為貧乏,學校配套設施有待完善,此次捐贈的圖書內容涉及科普、文學藝術、教育、工具、雜志等方面。扶貧隊員還在兩個村負責具體扶貧工作主任的帶領下,與貧困戶的留守兒童建立了一對一的扶貧幫扶對子。
此次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光明網、中國網、鳳凰網、中國青年網、京華網、網易新聞等多家媒體進行了深入報道。我校將繼續發揮MBA學員在經營管理上的才智,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展現北工商的優秀實力和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