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學校黨外人士學習借鑒科技成果轉化有益經驗,聚焦以科技創新帶動產學研合作、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助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12月12日,學校組織黨外人士“同心沙龍”活動,赴通州智慧設施農業科技小院開展集體實踐。學校黨委副書記宋曉欣帶隊,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兼黨委統戰部部長武晶晶,學校黨外人士代表及黨委統戰部工作人員參加活動。
科技小院是高等院校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的創新組織模式,通過建立“高?!髽I——農民”多元主體協作機制,打通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的鏈條,實現“專家與農民零距離、科研與生產零距離、育人與用人零距離”。2023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學生回信,對學??萍夹≡簩W生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近年來,北京市委統戰部圍繞鄉村振興工作,統籌統戰資源,整合統戰優勢,將“北京科技小院”逐步打造為集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科技幫扶綜合平臺。

宋曉欣帶領黨外人士代表一行前往通州智慧設施農業科技小院實地考察。該小院是北京市委統戰部授牌建立的統農084號小院,由中國農業大學九三學社主委、理學院教授吳學民作為首席專家,以現代農業科技為主導,將數字農業、綠色植保、科學施肥、果蔬保鮮等技術有機結合,開展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工作。

學校黨外人士現場考察了科技小院現代農業科技大棚,詳細了解科技小院的發展淵源。中國農業大學指導教師郭鑫宇、駐院研究生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小院自主研發培育農作物工作目標、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工作以及力求打造高品質、高附加值農產品,通過駐院學生零距離服務附近農戶,促進作物高產、資源高效的相關情況。學校黨外人士實地感受到科技小院師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產實踐中”的擔當和作為。

座談交流會上,該科技小院負責人、中國農業大學教師郭鑫宇為大家詳細介紹科技小院的誕生和發展脈絡,梳理了科技小院以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創新成就,并分享了自身作為北京市第一家科技小院(黃安坨科技小院)駐院研究生的成長經歷和助農情懷。我校黨外人士與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就綠色農業、科技賦能、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熱烈討論,并在交流中找到了食品、化妝品、信息化等學科領域的合作、推廣契合點。大家紛紛表示,科技小院統籌統戰資源,整合統戰優勢,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將高等學??蒲衅脚_直接連通基層農業生產一線,為鄉村振興和特色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宋曉欣在最后的總結中表示,實地感受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科技創新、助農增收和人才培養情況后很受震撼,一要表達由衷的感謝、誠摯的敬意。小院師生克服困難,把專業學習、科學研究與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了解決農業實際問題,把論文寫到第一線;二要積極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小院探索的黨外人士助農實踐路徑,聯合統戰和地方企業的多方力量,發揮了1+1>2的作用;三要致以暖心的祝福、合作的期許。我校食品、化妝品等學科均與小院科研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合作空間,希望加強對接,推動小院模式廣開枝、結碩果,譜寫兩校交流合作新篇章。

本次實踐活動,黨外人士還參觀了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全方位感受大運河發展演變歷史、大運河與北京的密切關系以及運河沿線人文歷史價值內涵。
作者:黨委統戰部
編輯:吳慧中
審核:王遠芳
審定:武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