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動態

首頁» 新聞資訊» 校園動態

學校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公開課首講成功開講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推動人工智能素養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我校正式啟動人工智能系列公開課。4月16日下午,由教務處主辦、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承辦,北京工商大學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公開課第一講《人工智能發展、應用與展望》正式開課。

首講由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孫曉榮主持。特邀中國科學院大學肖俊教授擔任主講嘉賓,肖俊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等科研任務30余項,已發表論文150余篇,并出版專著1部;肖俊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杰出會員、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常務理事,入選國家網信創新人才、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和北京市科技新星。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權威專家,肖俊從人工智能的追根溯源、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典型應用場景與未來發展趨勢四個方面給同學們展開了系統講解,結合歷史事實與現實需求,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人工智能從理論突破到產業落地的演進路徑。他以“追根溯源”為切入點,通過“歷史縱覽-技術突破-場景落地-未來前瞻”四維視角展開講授。他從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的“AI誕生元年”講起,結合AlphaGo、ChatGPT等標志性技術突破,生動闡釋了符號主義、連接主義等學派的理論演進;通過自動駕駛、物流、醫療等行業應用案例,具象化展現了AI技術如何重塑產業生態;更以前沿視角剖析了大模型、腦機接口等技術的倫理挑戰與發展機遇,引導學生辯證思考技術革新與社會價值的深層關聯。課程尾聲,肖教授立足全球視野,探討了人工智能雙面性、人工智能瓶頸、具身智能等熱點議題,引發學生對技術發展與社會責任的深度思考。學生們全神貫注跟隨講解,課堂氛圍持續高漲,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教務處信息化建設科王博在課后表示,肖俊教授的課程深度融合學術前沿與產業實踐,既以深厚的理論積淀幫助學生構建人工智能認知框架,又以鮮活的案例激發學生科研創新熱情,為同學們打開了理解技術本質與應用價值的新視角。

北京工商大學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公開課首講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學校在促進全校學生人工智能教育素養提升方面邁入新階段。據悉,學校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公開課共設置八講,涵蓋人工智能導論、AI工具使用、AI賦能學校效率提升、AI應用場景等不同內容。課程不僅有助于學生構建"技術+專業"的復合知識圖譜,也將為學校"工商一體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注入智能化新動能。

作者:教務處

編輯:吳慧中

審核:王遠芳

審定:劉艷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