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在第23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期間,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Digit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數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新西蘭梅西大學,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英國約克大學,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加州州立大學、貝勒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10余所國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博士生參會,為推動數字經濟學科交流合作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論壇由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邸玉娜教授主持。

開幕式上,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詹新宇教授致歡迎辭。他首先對與會嘉賓從世界各地齊聚上海,參加由北京工商大學主辦的相關交流活動表示熱烈歡迎。詹院長指出,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始終秉持開放包容、交流互鑒的辦學理念,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或地區40余所大學建立了務實合作關系。近年來,經濟學院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經濟與商學學科已邁入 ESI 全球前1%的行列,經濟學院每年進入國外名校讀研讀博的畢業生都超過100人,來經濟學院留學進修的國際學生人數也一直處于穩步增長的態勢。期待以本次國際論壇為契機,與更多國際高校、研究機構開展務實合作,不斷提升數字經濟時代的人才培養質量。

在主旨演講環節,約克大學經濟學系Peter教授作了題為“Innovations in Retirement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Evidence”的學術報告。他基于個人一生的投資與消費決策,重點探討了如何在退休階段實現財富平穩過渡與風險控制。根據研究結論,他認為,靈活的資產配置與科學的風險管理是實現可持續退休生活的關鍵。

在專題研討環節,九位專家學者依次發表了精彩演講,深入剖析了數字經濟領域的多個前沿議題。貝勒大學卡默商學院Joshua副教授以“Social Capital and Innovation”為題,利用社交與專利數據探討社會網絡對地區創新能力的影響。

加州州立大學商學與經濟學院Arsenio副教授以“Stakeholder Orientation and Insider Trading”為題,基于美國上市公司數據研究州級“利益相關者法案”對高管行為的影響。

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斯圖爾特商學院Tao Wu副教授以“Interest Rate Modelling after the Great Financial Crisis”為題,提出改進模型以刻畫金融危機后利差特征,并在利率期權定價與風險管理中展現優越性能。

約克大學商學與社會學院Karen教授以“Digital Needs, Job Dissatisfac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為題,基于NHS員工數據發現培訓與支持性環境可顯著降低工作不滿并提升員工幸福感與效率。

新西蘭梅西大學會計、經濟與金融學院Iqbal副教授以“Measuring Economic Depreciation of Commercial Properties Using Cash Flow Data”為題,提出基于NOI數據的創新測算方法,以克服傳統折舊估算中的混淆與數據稀疏問題。

新西蘭梅西大學會計、經濟與金融學院Jeff教授以“Safety Concerns on Digital Finance from New Zealand Perspective”為題,探討數字金融的安全風險與防控機制,指出提升用戶金融素養并強化多方協同是筑牢數字金融安全防線的關鍵。

迪肯大學會計、經濟與金融學院Xueli Tang老師以“Fertility-Boosting Pensions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A Modest Policy Proposal”為題,構建含養老金補貼的模型,提出以生育掛鉤補貼和稅收調整等政策以應對低生育率與養老金可持續性問題。

新西蘭梅西大學會計、經濟與金融學院Alexander教授以“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Digital Finance Education”為題,指出在生成式AI與資產代幣化等趨勢下,教育應加速適應技術變革,培養具備實戰能力的復合型數字金融人才。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系張寓副教授以“Till Property Do Us Part: How Property Division Rules Fueled China's Housing Demand”為題,基于CFPS數據發現2011年離婚財產分割改革顯著提升婚內購房與房產置換行為,揭示政策對住房需求及房價的間接影響。

在自由交流環節,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岳鵬鵬、王雯、郭娜、孟昌等老師,介紹了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各項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工作。與會外國專家教授代表也分享了各自院校的人才培養經驗。與會人員都表示,期待未來能夠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的務實合作。

第23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于10月21日-2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國務委員諶貽琴以視頻方式發表致辭并宣布大會開幕。作為全國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國際人才展洽平臺,本屆大會以“聚天下英才、謀合作共贏”為主題,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吸引了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名外國專家參與。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以參加此次盛會為契機,邀請了來自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在上海世博中心和北京工商大學開展學術論壇、參觀訪問、專題講座等系列學術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學院的國際學術影響力,深化了與國際伙伴的各項合作。

文字:王雯、范苗苗
編輯:曹薇
審核:詹新宇
審定:王遠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