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動態

首頁» 新聞資訊» 校園動態

開學一個月,北工商新生這樣融入京華熱土

為幫助新生更快融入北京、更好規劃學業、更深涵養情懷,學校積極拓展“第二課堂”育人空間,組織學生走進首都文化地標、參與志愿服務、融入屬地社會治理,讓廣大青年在“行走的思政課堂”中提升綜合素養、厚植家國情懷。一個月來,新生們從“體驗者”到“共建者”,在融入京華熱土的實踐中,邁出成長成才的堅實第一步。

校地共融:在屬地共建中書寫青春擔當

校地攜手,共繪育人新藍圖。9月21日,新生參與“HiYouth創年華”2025中關村開學季活動,作為體驗官深度參與科技互動與文化打卡,親身感受海淀“科技創新策源地”的澎湃活力。部分學生化身文創推廣官,向市民推介北工商文創產品,以青春創意,助力文化傳播。

 

 

融入基層,激發社區治理新活力。9月25日,在甘家口街道“青春向海淀·YOUNG燃甘家口”沉浸式城市體驗活動中,數字書院志愿服務隊因長期深耕社區服務,被授予“甘美同行·青春先鋒”榮譽稱號。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李佳琪同學作為“甘美創益官”,現場發出“甘FAMILY有我更精彩”的青春倡議,號召新生以“社區主人翁”姿態投身“?!で唷毙袆?,用專業知識回應居民需求。青年力量正深度融入基層治理新格局。

 

 

服務盛會,彰顯青年責任與擔當。9月中旬,59名北工商學子圓滿完成2025北京文化論壇志愿服務,覆蓋會務、接待、導覽等核心崗位,累計服務時長1190小時,以專業素養贏得主辦方高度評價。期間,東城區團區委與校團委召開校地共建座談會,圍繞實習實踐、創新創業、志愿服務等深入交流,就共建“青年發展基地”達成共識,為長效合作奠定基礎。

 

文化浸潤:在京韻文脈中堅定文化自信

尋根溯源,感悟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蘊。9月23日,新生走進首都博物館,參觀“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遺址”專題展。透過青銅重器、玉禮器物,同學們沉浸式感受北京作為千年古都的歷史積淀,在文物對話中體悟中華文明的連續性與創新性。

 

 

傳承創新,感受非遺藝術的時代魅力。9月26日,北京交響樂團與北方昆曲劇院聯袂演繹《牡丹亭·驚夢》,新生們在交響與昆腔的交融中,感受傳統藝術的現代生命力?!扒椴恢?,一往而深”的古典美學,讓青年學子深刻體認中華文化“情至、情真、情深”的精神內核。

 

 

文明互鑒,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9月27日,國際教育學院聯合校團委開展“感知中國——中華傳統文化之旅”實踐活動,來自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國的留學生與本科新生共走“北京中軸線”,從永定門到天壇,一步一景,一問一答,在行走中讀懂中國。中外青年在交流互鑒中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以美育人,提升學生綜合文化素養。9月,新生觀摩2025年北京大學生藝術節開幕式、《青春之城》舞臺劇等藝術活動。依托多樣藝術形式,緊扣“青年成長”主題,學生們在真實場景中受到熏陶,實現從“觀看”到“感悟”的深化。

 

身體力行,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光彩。10月2日至3日,新生志愿者服務北京藝術中心國際音像藝術博覽會,他們不僅做好引導、咨詢工作,還組織“非遺小課堂”,藝術互動等活動,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公眾深度對話,用青春力量推動傳統文化“活”在當下,贏得廣泛贊譽。

 

實踐賦能:在多元參與中激發成長動能

校外實踐火熱開展,校內“第二課堂”同樣精彩紛呈。9月8日至10日,校院兩級學生組織招新現場人頭攢動,新生踴躍咨詢、積極報名,展現出對校園實踐的濃厚興趣與強烈期待。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文化體育、自律互助、志愿公益等五大類社團吸引千余名新生加入,成為拓展視野、提升能力的重要平臺。

 

針對新生“想參與科創卻不知從何下手”的困惑,9月24日,學校面向“挑戰杯”參賽新生舉辦線上經驗交流會,吸引500余名學生參與。曾獲全國金獎、全國特等獎的龔玨和北京市金獎及擂主的陶子墨分享競賽經歷,現場答疑環節圍繞項目起步、資源對接等實際問題展開,點燃了同學們參與科技創新的熱情,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

聚焦學生需求,提升服務實效。校學生會權益部舉辦“新生成長對話會”,聚焦學習規劃、生活適應等關切問題,面對面傾聽、實打實回應,切實落實“我為同學做實事”服務宗旨。

 

思想的淬煉,更需榜樣的引領。9月26日,團中央“宣講骨干進校園”活動在我校舉行。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基層青年代表,講述在鄉村振興、社區治理、應急救援一線的奮斗故事,用樸實語言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近百名新生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以榜樣為鏡,在專業學習與社會實踐中錘煉本領,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青春的腳步,從來都與時代同頻。從紅色精神洗禮到屬地共建融入,從首都文脈探尋到校園生活啟航,開學一個月來,新生們在“第二課堂”的廣闊天地里汲取養分、拔節孕穗。數據顯示,2025級新生將在入學三個月內完成“四個1”實踐任務:參加1次學術報告或紅色宣講、完成1次首都文化調研、投身1次屬地志愿服務、參與1次文體活動,實現思想成長與能力提升的雙豐收。更為可喜的是,已有超過85%的新生主動報名長期志愿服務項目,40%以上的學生開始組建團隊參與社會實踐,著手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挑戰杯”參賽項目。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工商一體化”育人理念,構建貫通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連接校園與社會的協同育人體系,不斷提升育人實效,引導青年學子在服務首都發展中讀懂中國,在投身偉大實踐中砥礪品格,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來源:校團委

編輯:曹薇

審核:王遠芳

審定:單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