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北工商

首頁» 新聞資訊» 媒體北工商

【光明日報】大學生心理健康受關注 高校“心理拓展”受青睞

《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大學生心理健康受關注,高校“心理拓展”受青睞》,作者李玉蘭,全文轉載如下:
抑郁、焦慮、迷茫、拖延……大學生心理健康受到廣泛的社會關注。如何才能使這個朝氣蓬勃的群體不被情羈絆,陽光燦爛走過青春?北京工商大(招生辦)前不久建成京城高校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室內心理拓展訓練館,通過訓練,拓展開發大學生的能量,顯現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趨向。
心理測試:漸成大學生健康量表
剛剛結束的全國高校研究生入學復試中,很多同學都進行了各種心理測試。
山東某高校研究生入學心理測試,學生普遍反映很簡單,試題多是你最近感到孤獨嗎你有沒有感到緊張之類的問題。有趣的是,這些面對試題一臉輕松的(微博)學子,有很多是父母陪同來測試的。一位家長說,孩子前一次考研自己沒來,孩子沒吃好也沒睡好,發揮不理想,考完后對父母一通埋怨。
雖然關于心理素質等考核的具體內容很難量化,但是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將心理測試納入研究生復試當中。本科生入學心理測試也逐漸常態化,而且比研究生入學心理測試更加規范。比如通過大學生生活應激量表心理健康量表等來測量學生在一段時期內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心理困擾的癥狀、心理健康水平、人格或性格特征等,篩查出可能需要給予特別心理關照的學生進行幫助。
2011年教育部發布《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基本要求》,要求高校將情緒管理、性心理和戀愛心理、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等心理健康課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事實上,許多高校在每年的新生入學心理測試中,均可以發現一定比例的同學存在對環境不適應、人際交往有障礙等各類心理問題。
心理咨詢:生長疼遭遇面子問題
大家會覺得去心理咨詢就相當于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所以沒有多少人去主動接受輔導。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學生杜曉婧告訴記者,學校有個心理咨詢中心,但是去的人很少,每個班級也都設置了一個心理委員,但也沒起到很大作用。
專家指出,大學生處在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面臨成長、學習、交友、戀愛、就業等諸多問題與挑戰。這一時期出現的心理問題雖然誘因復雜,但大多可以視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發展性問題,是短期的生長疼,及時妥善的教育可以幫助大多數同學克服困難。但是當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重點對象是已經出現心理疾病的學生,這在某種程度上令那些遭遇輕微困擾的同學在應該求助的時候止步不前。
中國人民大學生賈元昊說,設置心理咨詢處,或者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的方法實際上很被動,出現問題再去解決,只能起到補救作用,而且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與之相對,心理拓展訓練的方式讓每一個人參與其中,讓大家積極融入集體,好處非常多。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招生辦)學生小顏也認為:素質拓展訓練將心理輔導的目的寓于活動中。如果學校提供這種方法,我一定會嘗試。
拓展訓練:不僅在身體上更在心理上有了飛躍
北京工商大學2012年春季學期素質拓展體驗課程表上,每周三的下午5678節課和每周五從上午34節到下午的5678節課,各院系分班級到心理素質訓練館進行訓練。我們要求每個同學這四年必須至少去一次。應當充分發揮拓展訓練場館的資源優勢。該校黨委副書記盧思峰說。
北京工商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是北京市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研究中心與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基地。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館是北京地方高校科技創新平臺北京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基地建設項目的成果之一。館內可容納多個小組或團隊約50人同時進行心理素質拓展訓練。訓練設施包括極限攀巖、逃生墻、浮云橋、高空斷橋等。該校學生處處長呂素香說:在課程之余,我們還充分利用素質拓展訓練館的資源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訓練。
心理素質拓展訓練融合了潛意識行為學、神經語言程式學、心理學、教育學、成功學等多學科的內容,倡導感性的情緒體驗方式。心理素質拓展體驗課程中的每一個訓練項目在增強學生心理素質方面都體現著各自的功能。北京工商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委員劉立新老師介紹。
拓展訓練關注點不在學生是否有心理問題,而在于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量究竟可以有多大。
挑戰一些較高難度項目之后,我發覺心態如此重要。克服了心理障礙,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樣的訓練,還讓我明白,只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無論結果成功與否,都是王者。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的勒桑卓嘎在訓練完后說。食品學院的劉安琦說:通過參加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體驗了自己不敢挑戰的項目,讓自己不僅在身體上更在心理上有了飛躍。(記者 李玉蘭 通訊員 唐毓商)

(光明日報 李玉蘭 唐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