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團支部幫助志愿者打破單位界限,為志愿者解決實際困難
“報告,我是老山自行車場館群第1001號志愿者。”志愿者的一段自我介紹,再次把呂良的思緒帶到電視劇《士兵突擊》里“鋼七連”士兵列隊報到的場景中,“這是一種榮譽感、責任感,一種對本人所在的志愿者團隊負責任的態度。”
呂良是北京奧運會老山自行車場館群運行團隊志愿者經理,受聘于場館群運行團隊前,他是北京工商大學團委的一名老師。從好運北京測試賽老山自行車場館群志愿者隊伍人員敲定那天起,呂良心中就有了一個志愿者管理框架的雛形——以場館為單位成立團總支,以團總支下設團支部的形式來提高場館志愿者的工作效率。
幫助志愿者融合好、為志愿者服務好、提高志愿者自身榮譽感和責任感、確保場館志愿者工作有序開展,成為包括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內的眾多奧運場館成立志愿者臨時團支部的重要理由。
實際上,場館志愿者的這套工作思路與團組織長期以來堅守的工作重點——提供溝通平臺、切實服務青年、做好思想工作是一脈相承的。
“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團干部,做管理工作我們自然還是沿用共青團的一套思路,只是因地制宜在方式方法上做了些小改變。”水立方場館運行團隊志愿者經理、清華大學團委老師董智說。
8月24日,北京奧運會老山自行車場館群志愿者表彰大會上,志愿者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他們在為自己所在的團支部獲獎慶祝。
半個月前,這1269名志愿者之間還互不相識,如今卻已打成一片。與其他奧運場館不同,老山自行車場館群一個運行團隊要負責轄區內3個場館的運行,場館內的志愿者來自京內外40余家不同單位,年齡差距較大。
“我們發現,一些來自同一個單位或者在同一個崗位服務的志愿者只跟自己熟悉的幾個人扎堆兒,要在志愿者中找個人還挺困難。”呂良說,考慮到志愿者來自不同單位,最后又被分到不同的服務崗位,老山自行車場館群志愿者部決定以成立臨時團支部的形式把志愿者凝聚起來,淡化志愿者來源單位的概念。
很快,在老山自行車場館群30個業務口服務的志愿者被分成10個團支部進行管理。每個團支部配備了一名支部書記、一名組織委員、一名宣傳委員及若干名聯系人。團總支每天都要組織支部例會,由每個支部負責人介紹情況、反映問題。
在鳥巢,3758名志愿者被分成20余個團小組,來自北京、上海、遼寧、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海外的志愿者被隨機分成若干個臨時團小組。每個團小組每天都會在鳥巢志愿者專刊《歸巢》上“露臉”。
“兩個互相認識的志愿者可能不在一個團小組里,但是他們能從專刊上看到對方所在團小組的動態。”國家體育場運行團隊志愿者副經理段興中說。
每天早晨,國家體育場志愿者都能在簽到處領到一張意見卡,志愿者午餐區也設有意見卡領取點,結束一天的志愿服務后,場館團支部會向志愿者回收意見卡。
“團支部能直接解決的問題就直接處理,團支部不能解決的,我們會協調場館運行團隊的其他部門出主意,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能給出合理的建議和處理結果。”段興中說。
與鳥巢團支部發放志愿者意見卡不同,在水立方等其他場館,志愿者意見更多地通過定期的團支部例會由支部書記反映上來。
“志愿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處理不好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情緒。”奧運會志愿服務開展十多天來,水立方志愿者經理董智處理了許多“不大不小”的難題。
志愿者飲用水問題就是其中之一。根據奧組委的統一規定,每天每名志愿者能領到4瓶500毫升裝的礦泉水。
“室外交通口的志愿者4瓶水不夠喝,室內媒體口、競賽口的志愿者隨時能喝到公共水,喝不了那么多。另外,志愿者一早領了4瓶水擱哪兒?總不能全拿在手上或全都揣兜里吧。”根據各業務口志愿者的不同需求,水立方里小到二三十人,大到上百人的團支部之間搞起了統籌協調,所有礦泉水都由團支部統一領取,按需分配。這樣既解決了飲水需求不均的問題,又解決了礦泉水存放問題。
8月16日,老山自行車場館群的志愿者每人收到一盒金嗓子喉寶。從第一名志愿者出現聲音沙啞、喉嚨腫痛的情況到場館團總支向每名志愿者發放喉寶,僅用了1個小時。
“好幾個支部書記、宣傳委員同時反映志愿者喉嚨沙啞的情況后,我們向運行團隊申報經費,錢馬上就批下來了。”老山自行車場館群志愿者經理呂良說,由志愿者自我管理的團支部能夠最及時、迅速地將基層志愿者的實際情況反映上來。
其實,無論是幫助志愿者打破單位界限促進溝通,還是為志愿者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歸根到底,都是團組織團結、凝聚志愿者,為奧運會提供更高效服務的手段。
“這也是在為做志愿者的思想工作做準備,只有把志愿者安撫好,為他們服務好,他們才愿意跟著團組織的號召走。”董智說,已經有許多在水立方服務的志愿者提出入黨申請。記者 王燁捷
中國青年報8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