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北工商

首頁» 新聞資訊» 媒體北工商

【中國教育新聞網】創新引領教改 創業助力就業 ——北京工商大學構建“金字塔”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北京教育(高教版)》雜志2017年第5期刊發文章《創新引領教改 創業助力就業——北京工商大學構建“金字塔”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報道了我校堅持以先進教育思想為指導,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構建知識傳授與探究、能力培養與建設、人格塑造與養成三位一體的本科教育培養范式相關內容,516日,中國教育新聞網全文進行了轉載,現轉載如下:

摘 要:北京工商大學堅持以先進教育思想為指導,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構建知識傳授與探究、能力培養與建設、人格塑造與養成三位一體的本科教育培養范式。通過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相融合,第一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活動相融合,以及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融合,提升學生全面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人才培養;教育改革;創新創業;全面發展

北京工商大學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大學,19996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并、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院并入組建而成。合并組建后的北京工商大學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由單科性大學發展成為以經、管、工為主,經、管、工、理、文、法、史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形成了從本科、碩士研究生到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概況

學校堅持以先進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優勢學科為主干,走多學科協調發展之路;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人才培養質量為生命線,積極探索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立德樹人導向,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系,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圍繞建設高水平、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戰略目標,201111月,學校啟動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主動適應21世紀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調整和優化專業培養方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探索專業建設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構建知識傳授與探究、能力培養與建設、人格塑造與養成三位一體的本科教育培養范式。

主要做法

學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設創新創業課程,豐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加大對創業團隊的資金扶持、場地保障和指導服務,切實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2016年,學校獲評北京地區高校示范性創業中心,并成為首批掛牌的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基地

1.形成一個共識,構建一個機制

學校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并不僅僅是為了促進學生就業創業,而且更是提升學生全面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路徑。學校將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國際視野和健全人格的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在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方案及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為了加強組織領導,高效推進工作,學校成立了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以主管教學副校長和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為副組長,由教務處、學生處、研究生院、文科實踐中心、財務處、就業指導中心、后勤處、團委等學校職能部門和各院(系)黨政一把手為成員的多部門聯動的校級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工作、制定政策措施、統籌協調資源,開展頂層設計。近年來,學校制定了《北京工商大學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實施方案》《北京工商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意見》《北京工商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實施細則》等文件,從制度上保證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有序開展。

2.依托兩個基地,建設兩個課堂

一是第一課堂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學校與7所央屬高校、20余個境外高校、數百家優質企業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人才聯合培養機制,以校校、校企、校地及國際合作等多種模式,內外雙驅,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學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努力構建多層次、階梯式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從專業特色創新創業課程到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通識課,全部納入學分管理。從自主建設線上創新創業類課程到推出自主研發的創新創業教材,不斷夯實創新創業教育基礎。學校積極探索建立創新創業人才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培養新機制。教學過程中注重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強化與專業發展有關的創新創業能力與素養的訓練,通過全覆蓋一學分創業教育必修課,以及創新創業團隊的九種人事困境等豐富多樣的選修課,形成了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分階段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理念的樹立、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創新創業技能的提高。

學校不斷探索創新創業課程的教法改革,以項目推進式、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進行小班教學,鼓勵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尋找創業項目,組建團隊開展合作,最后以推薦優秀項目進行商業路演,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的方式結束課程教學。其中,第一課堂的教學主要依托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兩個現代化的實驗教學平臺,由文科實踐中心組織開展創業理論與實踐教學。兩個國家級中心由學校投資3000萬元建成,建筑面積萬余平方米,開有創業模擬、企業資源規劃、投融資管理、企業戰略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管理決策模擬、國際商務談判、外貿單證、物流綜合實踐等實驗課程,教育資源豐富,設施設備一流,不僅為學生打造了學創空間,而且還開發了創新創業教育云平臺,將創業課程的教學軟件和比賽軟件放置在云平臺上,供全校學生在任何時間、任意地點用任何終端訪問。

二是第二課堂重點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及項目孵化。學校在兩個校區分別建成了學生創業園和創新創業體驗園,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專用場地,總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其中,學生創業園位于良鄉校區,面積750余平方米,內設創新創業工作室14間、創業會客廳、創新創業沙盤室、學創空間、可容納百余工位的集中辦公區、洽談區以及園區管理辦公室。創新創業體驗園位于阜成路校區,面積100余平方米,內設創新創業會客廳、創新創業加油站、創新創業體驗室以及創新創業教育培訓交流開放區。學校每年通過團委、科技處共同組織的校內科技立項活動,選拔培育創新項目;通過開展創新創業大賽,選拔優秀團隊入駐創業園,不僅提供場地支持,而且還為學生提供運行指導、宣傳推廣、培訓交流、扶持資金、導師指導、平臺對接等孵化服務。同時,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下設學生創業園管理辦公室,定期面向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營、創新創業實訓課程、創新創業大講堂、創新創業沙龍、創新創業宣傳周、新生創新創業引導、沙盤演練等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成為第一課堂的有力補充。

三是十大賽事聯結兩個課堂,深化教育效果。學校每年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暨學生創業園入駐團隊選拔賽”“企業競爭模擬大賽”“ERP沙盤模擬經營校園賽”“學創杯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校園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園賽等十項與創新創業相關的大型賽事,既有依托第一課堂教學組織開展的,也有發揮團學組織優勢開展的,還有多方聯合組織甚至邀請社會投資人共同參與的。每年參賽隊伍500余支,參與學生2000余人,成為連接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融合教育教學、檢驗雙創效果的有效載體。

3.協同三支隊伍,推進三個融合

一是建設專兼結合、結構合理、分工協作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師資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學校統籌教務系統、學工系統、校友等多方面力量,逐漸形成了三支隊伍:首先,是專任教師隊伍。由文科實踐中心專職創新創業教師和各學院的專業教師共同擔任,主要負責第一課堂必修課和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文科實踐中心有一支由17人組成的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其中教授兩名,副教授7名;博士5人,碩士11人。他們有的從事實驗教學十余年、有的有國企和外企的從業經歷,是一支老中青結合、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各學院的創業課教師則由教學經驗豐富、對行業發展比較了解的專業教師擔任。除了授課,這些專業教師在指導學生創新團隊開展科技創新研究、參加學術競賽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次,是學生工作隊伍。各學院配備了專職的就業創業輔導員,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統籌下,為學生提供創業咨詢和指導服務。學校為提升創新創業教師的業務水平,定期組織業務學習,邀請校外專家為校內兩支隊伍進行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的培訓,積極組織參加北京市教委組織的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培訓。目前,有20余人次參與了KAB創業講師、高校創新創業指導師、創業咨詢師以及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等各類相關培訓并獲得資質證書。最后,是外聘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學校邀請了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校外專家或企業家、優秀校友50余人,作為學生創業導師,擔任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評委,開展相關講座,為優秀創新創業團隊提供長期的咨詢輔導。

二是實現教育內容、教育載體、教育資源的高度融合。首先,是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創新創業教育不是脫離專業教育另起爐灶,而是立足專業教育,發揮學校綜合學科的優勢,特別是商科豐富的教育資源,注重學以致用,聚焦能力提升,是對專業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其次,是第一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活動的融合。在傳統意義上,第一課堂負責專業教學,第二課堂培育綜合素養。但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不同的課堂、不同的師資,通過不同的路徑和形式,將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聯結在一起,從而實現同一個教育目標:培育創新思維,增強實踐能力。兩個課堂協同共振、相互促進,產生了令人欣喜的教育效果。三年來,有400多名學生通過參加市級以上創新創業類比賽并獲獎。最后,是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的融合。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學校不僅在校內投資建設創業園區和平臺,培育師資隊伍、開設校內課程,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效利用了校外資源,將教育陣地極大拓展。目前,學校已與北京創新谷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車庫咖啡、蒲公英創業驛站、創盟網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優客工場等八家企業及創業實踐基地達成戰略合作。此外,學校還積極主動與地方政府合作,促進創新創業教育最終落地,形成成果。

發展愿景

20169月,學校成立了創新創業研究中心。雙創研究中心由學校商學院、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共同發起籌建,該中心聚焦MBA群體創業特點,整合京、津、港優勢資源,提升三地跨區域合作的深度、廣度,立足商科教學,以國際化視野聚焦創新創業的理論與實踐,致力于打造創業與創新發展的研究和交流平臺。20171月,學校與天津武清開發區總公司簽約,北京工商大學M-BA工場作為第一家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正式入駐武清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標志著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總體來看,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北京工商大學已經形成了多部門參與、分工協作、特色鮮明的金字塔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金字塔的頂端是依托商學院學科優勢成立的學校創新創業研究中心;中部是以文科實踐中心為主、各學院協同推進的全覆蓋、互動式、跨專業學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教學;基礎是學生廣泛參與的由教務處、學生處、團委及各學院共同組織的各類實踐訓練與賽事活動,特別是通過學生創業園和校企合作,開展扎實有效的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的扶持孵化工作。未來,學校還將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改革,豐富實踐活動,加大扶持力度,力爭讓更多的雙創教育成果落地開花。(執筆人:呂素香)

《北京教育》雜志

新聞鏈接:www.jyb.cn/zcg/xwy/wzxw/201705/t20170516_63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