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商人物

首頁» 新聞資訊» 北工商人物

【優秀教師風采】致力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綜合型人才——訪本科教學優秀獎一等獎獲得者張繼德

  
周二上午的大課間,在教三樓五層的一間教室,沒有往常課間的喧囂,有的同學在座位上進行計算機的實操,有的同學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問題,有的同學則在講臺上像老師詢問問題,整個教室內井然而有序。
記者帶著疑惑向一位同學詢問,原來這是2013年本科教學優秀獎一等獎獲得者、2014年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商學院張繼德老師正在講授的《計算機會計》實踐操作課程。一班的學生剛剛結束操作演講,正在進行緊張的打分環節,而二班同學則在為下半節課的操作演示做最后的準備。記者旁聽了張老師的課程,課堂上對于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啟發操作技能的教學方法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主式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討論課上,張繼德會將一班和二班的全體同學分為兩個大組,分別在前半節課和后半節課就討論的主題進行PPT展示。每班會分成人數相同的小組,通過抓鬮的方式決定演講順序。每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作為評委,在本班全部小組PPT演講完成之后,依據演示內容、PPT制作水平以及現場發揮表現等方面對每個組的表現進行綜合打分,根據得分的排名計入學生平時成績,在這當中老師不會影響學生評分意見,只在最后做出點評。
這種討論方式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據張繼德介紹,每個小組從分析問題到PPT制作再到PPT演講,分工不同,小組最終得分是所有成員集體努力的結果,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由學生來為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打分,培養了學生做出公正判斷的能力。張繼德還會把同學們制作的PPT和在課堂上的精彩展示做成小片,在期末時為同學們播放,讓學生體會對課程學習的成就感。
除了討論課堂的自主式學習,張繼德在操作理論講解和演示時,同樣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張繼德會在黑板和計算機上詳細講述操作理論和方法,之后不同于其他老師依照書本案例手把手一步一步帶領學生進行案例操作,他會讓學生自己對于操作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摸索,然后針對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不同問題逐個進行解答。他的學生們對此深有體會,“張老師講課不單純依賴書本,知識點講的系統和清晰,在操作實踐過程中更加注重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操作情況,這樣既發現了自己在實際操作中的問題,也啟發了自己對于會計系統的操作能力。”
閱歷加“五心”原則——深化自身教學能力
 《計算機會計》這門課程是一門交叉學科,需要計算機和會計學兩個學科的基礎,無論是從操作技能還是從理論知識基礎來說,都對學生提出了較高要求,因而在課程設置上,這門課程也被安排在大四進行講授。這樣有難度的課程,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在采用自主式教學方法的同時,張繼德也不斷深化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始終以“五心”原則要求自己。
無論是從大學生感受還是從企業反映來看,大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與走上工作崗位后的實際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大學的教育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而上過張繼德課程的學生反映,“張老師在課上會生動地例舉出很多會計操作系統在企業實際應用中的問題,讓學生知道企業是如何應用系統進行操作的。此外,學生們之前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也在課堂上得到了解答,同學們還可以通過課堂PPT演講的方式交流分享實習心得。”可以說,張老師的課程與企業實習相得益彰。
學生的這種感受與張繼德豐富的工作閱歷是分不開的。張繼德曾經在中國石化工作過10年,之后又在財會時報社、北京中融亞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冬雪教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擔任副總經理。多年的企業工作和管理經驗讓張繼德知道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大學生到企業工作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除了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企業實例外,張繼德還著重培養學生寬闊的國際視野,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和創新精神。他認為,只有具備這些素質的學生才能更好地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要,能更好地為企業和社會服務。
因此,每次上課之前,張繼德老師都花費57倍于上課時間來備課、完善PPT,按照愛心等“五心”原則做好每一節課的講授工作。在“五心”原則中,他特別強調的一個就是“信心”,這個“信心”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通過課程學習讓學生對于自己的理論和實踐能力有信心,一個是讓學生對老師有信心。張繼德在平時不斷加深自己對于科學理論和實務的思考,完善對于概念和案例的講解,注重課堂上清晰流暢的語言表達,還會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長期以往,從學生網上評價分數就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張繼德的信心,他幾年來學生網上評價成績一直優秀,其中三次獲得4.95分,名列商學院第一名,足可見學生對于他本人及其課程的喜愛。
教書更要育人——助力學生實現理想
張繼德除了在課上對學生耐心教導外,在課下也傾力關心和幫助學生。很多學生在大四臨近畢業的時候會感到迷茫,找不到未來的努力方向,在選擇工作、考研和出國之間徘徊不前,張繼德會結合學生的特點給學生建議和指導。他平均每年會為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寫大約20封的推薦信。有一次學生拿來留學中介寫的推薦信,張繼德在仔細閱讀后發現了7處錯誤,并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幫助學生成功出國留學。還有一次,張繼德在討論課的PPT演講環節,發現一組PPT做的十分精美,無論是插畫還是版式設計都與眾不同。仔細詢問PPT的制作者之后,得知該學生正在對繼續本專業須學習還是選擇設計方向之間猶豫,他對于其設計天賦贊賞有加,鼓勵并支持其在設計藝術方面繼續深造。正是由于張繼德專注于教學,并關心愛護學生,今年6月,他還獲評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有幾個從良鄉趕來聽張老師課的同學告訴記者,“張老師性格隨和,經常在課下與學生交談。有一次,在談論到考研問題的時候,張老師不僅向自己推薦了專業和學校,還對考研英語復習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教同學如何背單詞和寫作文,這讓對于自己的考研復習十分有幫助。”
縱看張繼德的經歷,其完成了從成功企業家向高校優秀教師的轉變,從業界到學界,從歷經商戰的勇士回歸到教書育人的象牙塔,在張繼德老師的心中一定有一股強大的動力在支撐他完成這種轉變,而這也是記者的好奇所在。張繼德告訴記者,在企業中,你為企業服務的再好,帶動的也只是一個企業的發展。而自己認為能夠帶動社會發展的職業,一個是醫生,能夠治病救人,將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另一個就是教師,傳授知識和智慧,為社會培養人才,“站上講臺,更能夠貢獻自己、實現人生價值”。
正是這股強大的動力,讓張繼德勤勤懇懇,在三尺講臺不斷演繹精彩。